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腹泻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65

最近河北及山西的部分地区发现一些养猪场户正在受到一些猪病的困扰。现将这几个地方的猪病流行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河北省唐山、沧州等地出现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腹泻。

一、 发病特征

母猪及其它阶段的猪,体温微低,呕吐,呕吐物呈未消化状且呈现酸性味。腹泻初期粪便呈淡绿色,中期呈淡黄色,后期呈淡黄绿水样,有少量发生脱水死亡。

二、发病原因

由于正处于寒冷季节,长时间无雨雪降落,猪群无法抗拒恶劣的环境,容易遭受各种各种病毒的侵扰,因体质严重下降而患病。

三、治疗

紧急投药:黄芪多糖提取粉500克+“优等”电解多维500克,配水800千克,自由饮水7天;复方黄芪多糖500克+金贯素400克(中西抗病毒药物)+病毒泻痢停3000克(复方抗病毒药物),连用3~5天。

注射:乳酸环丙沙星、博落回药物按说明使用,两种药物在颈部两侧分别进行肌肉注射,一般肌注一次即可痊愈。

四、预防与控制

1、对传染性腹泻比较敏感的猪场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使用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三联灭活苗进行免疫。

2、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先免疫1次,在初产前1个月左右再免疫1次,以后每胎产前1个月免疫1次,交巢穴注射,每次4 毫升。

3、初生仔猪免疫剂量为0.5毫升/头,5~25 千克的仔猪1毫升/头,25千克以上的猪2毫升/头。

4、 对未曾接种且已发病的哺乳仔猪,紧急接种可使部分仔猪免于死亡。

5、每年进入寒冷季节前,用20%的生石灰乳粉刷猪圈及猪栏墙壁等。加强猪舍保暖,每个月坚持3~4次消毒,可选用碘类消毒剂、癸甲溴氨类、二氯异氰脲酸类等进行喷雾消毒,且最好与火焰喷烧交替进行。一旦猪场发生传染性腹泻,除采取上述紧急措施外,还应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加以严防。

山西省的长治、晋城等地因疾病混合感染而出现高热病。

一、发病因素

该地区由于长时间没有下过雨雪,气候干燥,寒冷风大,猪群混合感染的病毒性疾病频发,流感盛行。

二、发病特征

发病初期以咳嗽和打喷涕为主,中期食欲减退、高热,体温达39.8℃以上。后期出现高热气喘,因食欲废绝而死亡。母猪流产率20%~100%不等,初生仔猪死亡率50%~100%不等,保育仔猪死亡率30%~80%不等,中猪死亡率30%~60%不等,大猪死亡率看似偏低,实际上是因一些猪场在发现猪发病时已将病猪急售出去。

三、外观测察

亚健康猪群,呈现扎堆、眼脸肿胀,少食、尿液发黄、气喘、咳嗽、体温偏高等。

四、临床剖检

心包增大、积液,心包壁变薄。肺脏呈海绵体大理石状,有大量凸起和坏死的部位,胸内网膜呈“纤维素性”脓烂,有少量积液,肝脏肿大,呈黄疸或暗红黑色不等;胆囊肿胀;脾脏肿胀,呈暗青紫色;肾脏肿胀,呈现暗红、黑色或青紫色。

五、临床病症分析

猪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者包括病毒(如流感病毒等)、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霉菌等)、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心肌炎梗死后积液等。

猪肝脏肿胀常见病因分为砷制剂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抗生素类药物中毒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