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仔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6  作者:田洪强  浏览次数:256
核心提示: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伤寒沙门氏菌、霍乱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引起的保育猪常见病,尤其是刚刚断奶的猪发病率更高。有时也见于育肥期的猪,但发病率相对保育期的猪群要低一些。母猪和种公猪发病率更低,但可长期带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大杆菌。根据o抗原、H抗原、荚膜抗原的不同可分为200多种血清型。此细菌对外界适应力较强,耐寒冷不耐高温,寒冷的条件可长期生存,也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大量存在。尤其是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乳猪保温箱内或保育床上大量滋生。

但此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低,如:聚维酮碘、双链季铵盐、火碱等消毒剂能很快将其杀灭。干燥和阳光直射的环境里很快死亡。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针头或手术刀等器具可以用消毒液或通过煮沸消毒净化。

猪副伤寒的发病原因:

1、猪沙门氏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它可以存在于健康猪的体内,当强烈的应激如长途运输、断奶、转群、换料、去势、气温突然变化等造成免疫力下降时导致沙门氏菌大量繁殖可以诱发本病。

2、由于流感、猪瘟、圆环病毒的感染导致体内的淋巴防御系统破坏,也可以继发此病。

3、饲料质量太差也可导致此病的发生,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或霉菌毒素中毒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可间接诱发此病。

4、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有益菌不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使沙门氏菌大量繁殖。另外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的蠕动失常,使沙门氏菌的排出速度减慢,继而沙门氏菌大量繁殖诱发本病。

5、环境卫生太差或操作不卫生,如猪舍内的设备消毒不完善;剪牙钳消毒不理想可通过口腔感染导致发病。

6、母猪净化有问题。母猪严重带菌可通过子宫垂直传播给仔猪,也可通过粪便污染产床,导致仔猪通过消化道感染沙门氏菌。当断奶或转群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可诱发此病的发生。

发病症状:

本病潜伏期较长,健康的猪群可长期带毒而不发病。当免疫力下降时可发生此病。根据发病时的情况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

1、猪群急性发病时,病猪出现腹泻,排出恶臭的黄色或灰色稀粪,严重时粪便可呈水样,时间较长时机体出现脱水。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猪群发病较多时可出现扎堆现象。感染严重时便会出现败血症变化,如鼻端、耳部、腹部皮肤出现紫斑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很快死亡。

2、猪副伤寒慢性发病的猪,由于长期下痢,导致脱水严重,饲料吸收障碍,病猪出现消瘦、被毛粗乱、最后衰竭死亡。耐过的病猪有时会出现僵猪,很难在长大,失去经济价值。

治疗方案:

当单纯的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炎可注射重泻快克每公斤体重0.1毫升消炎止痢。如果伴有病毒感染(如圆环病毒)出现水样腹泻时,配合使用强毒威每公斤体重0.1毫升。

预防方案:

首先要净化环境做好消毒工作,如母猪进入产床时不但要做好产床的消毒工作,还要对母猪蹄部、尾部等容易滋生细菌的部位用高锰酸钾消毒,减少污染产床的几率。

其次要做好母猪净化工作,定期使用沙门氏菌敏感的药物多氟安(主要成分是氟苯尼考琥珀酸酯钠)进行保健,尽量减少体内带毒现象。

对于发病率最高的保育猪,可经常使用优质点解多维或中药如清百毒以提高仔猪体质,可有效减少此病的发生。

(神牛药业市场部田洪强)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