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伪狂犬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37

羊伪狂犬病

羊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伤口奇痒”为特征。

专家解病。⑴病原:本病的病原是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呈球形或椭圆形。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加热55-56℃经30-50分钟死亡,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时间长。对日光敏感,1%氢氧化钠、福尔马林(40%甲醛)消毒有效。

⑵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情况下能侵染猫、狗、牛、绵羊、山羊和猪。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牛、羊主要是接触了被鼠类和猪(特别是鼠类)污染的饲料、饮水,通过消化道、鼻粘膜、生殖道黏膜或体表伤口而传染发病。

⑶症状:病羊往往在病毒的入侵部位开始发痒,如鼻黏膜受感染,则顽固地摩擦鼻镜或面部某部分;如眼结膜受感染,病羊用蹄子拼命搔痒,有的甚至因剧烈摩擦致眼球破裂塌陷;也有呈犬坐姿势用力在地面上磨擦肛门,或在地上滑擦以止阴户奇痒;还有在肩胛部或胸腹部乳房周围发生“奇痒”者。在奇痒部位可见皮肤脱毛、水肿,甚至出血。还出现某些神经症状,如磨齿、强烈喷气、出汗、后足用力踏地,并表现间歇性烦躁不安等。病羊发病初期有短期的体温升高,随后很快降至常温或更低。后期四肢无力直到麻痹,出现咽喉麻痹时大量流涎,最后死亡。病程一般为1-3天。

⑷剖检病变:剖检可见脑和脑膜有严重充血和出血,消化道黏膜也发现充血和出血,有时肝脏充血肿胀。

⑸诊断:本病的确诊,除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外,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专家治病。①预防:a、防鼠灭鼠,控制和消灭鼠传染源,并禁止猪进入羊舍;b、一旦发生本病,扑杀病羊,并立即消毒羊舍及周边环境,粪便发酵处理。

②治疗:目前尚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