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一岁以内之幼鸽,每年3—6月为主流行季,其他季节亦会感染,对未接种疫苗的赛鸽构成严重威胁。这种病毒主要由呼吸道飞沫和皮肤接触传染。 皮肤型发主在无毛的皮肤上,如眼睑、鼻、嘴角、腿、脚趾间,肛口周围和翼内 无毛的皮肤上。初发病时为细簿灰白色皮状盖物,有针尖大小到豌豆大小,迅速长出小结节。后呈灰黄色,逐渐长大,表面为凹凸不平的坚硬结节,内含有黄脂状的糊块。长在眼睛附近的鸽痘常导致眼睛变色。长满豆痂的幼鸽非常难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但通常不影响鸽子性能表现。 粘膜型:也叫白喉型,在口腔,咽喉部位粘膜上,初发为白色,不透明,稍有突起小结,然后迅速增大,融合而呈黄色干酪样,坏死物呈假膜状态,在气管里发生痘,危害最大,鸽因咽喉沉积物堵塞,引起气管闭塞而窒患死亡,或饥饿死亡。 病毒进入鸽子体内后即快速大量繁殖,潜伏期4―7天,然后在皮肤及粘膜处爆发,如鼻部、嘴缘、口腔、眼睛周围、肛门口、脚部及体表其他不长毛的部位,严重时眼球及气管内亦会感染,影响赛鸽的体能及呼吸,亦常并发细菌感染或毛滴虫、球虫、呼吸道疾病发作,甚至造成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