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珍珠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1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7

1、现场调查:在40平方米的铁丝网内,地面平养65只珍珠鸡。其中成公鸡4只,成母鸡10只,30—60日龄的雏鸡50只,其中发病的15只,死亡2只。

2、病症:打蔫,两翅下垂,不愿行走,排白色,黄绿色带有血丝状的稀便。采食,饮水减少,鸡冠萎缩,眼窝下陷,羽毛蓬松。

3、尸体剖检:眼窝下陷,鸡冠脸部和垂紫红色,鸡体消瘦,皮干燥,肌肉干巴红紫色,盲肠内充满了坚硬的干酪物,如腊肠状。肝面有轮状黄褐色病变坏死区,直径3—4mm不等,但没形成碟形凹陷坏死,肾稍肿大出血,小肠干细,粘膜出血。

4、实验室诊断:取少量盲肠内渗物,放到试管内,用少量40℃左右的0.9%生理盐水稀释。用吸管吸取1—2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6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左右游摆,运动的活虫体。在换高倍油镜检查。可看到摆动的鞭毛。为此确诊为组织滴虫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