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FA对水产动物免疫能力的影响
对机体疾病抵抗能力的影响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ω-3PU-FA,显著提高了接种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aictaluri)的虹鳟和接种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大西洋鲑的攻毒后成活率。赵明江2007年在鲤鱼的研究中发现,当饲料中CLA添加量从0提高到1.70%时,接种嗜水气单胞菌的鲤鱼成活率提高80.02%,因此PUFA能提高水产动物机体疾病抵抗能力。
对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水产动物的细胞免疫主要由红细胞和白细胞广泛参与。红细胞在清除循环系统免疫复合物、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在活化适应性免疫细胞(即T、B淋巴细胞)在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别给海鲷饲喂含19.7%大豆油、菜子油、亚麻子油和鱼油的饲料,29周后,鱼油组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赵明江2007年经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CLA能提高鲤鱼红细胞数量。参与机体免疫的白细胞分为两大类,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在鲤鱼的研究中发现,饲料中添加CLA能提高血液中白细胞数量。Wu等2003年经研究发现,增加幼鲈饲料中DHA的比例,能增强T-淋巴细胞在丝分裂源刀豆球蛋白A(Con A)和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下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当饲料中DHA与EPA比值为最高水平(3/1)时,丝裂源Con A和PHAP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达到最高。吞噬细胞是组成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关键成分。Mourente等于2006年报道:用蔬菜油部分替代鱼油饲喂欧洲黑鲈后,未被替代的鱼油组头肾巨噬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进一步研究EPA和DHA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后发现,当饲粮中DHA/EPA为最高水平(3/1)时,幼鲈头肾吞噬细胞活性及呼吸爆发活性达到最高。因此PUFA能促进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从而提高免疫细胞数量,增强细胞免疫能力。
对体液免疫能力的影响鱼类的体液免疫系统包括主要由体液因子参与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由抗体参与的特异性免疫。鱼类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主要作用物质是血液或黏液中的体液因子(凝集素、补体、溶菌酶、酸性磷酸酶和转铁蛋白等)。凝集素是一类能专一识别糖并与之非共价可逆结合的非酶、非抗体蛋白质,在介导巨噬细胞识别各种内源和外源抗原分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给虾饲喂含7%鳕鱼油的颗粒料,4周后,缺乏组的血液凝集素滴度极显著低于添加组。在饲料中添加CLA1.7%能显著提高鲤鱼血清凝集素凝集效价。说明PUFA能提高凝集素活力,增强机体对外来抗原分子的免疫识别能力。补体系统由存在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在免疫趋化过程中发挥作用。赵明江2007年报道:CLA对幼建鲤血清补体C3和补体C4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且血清补体C3和补体C4含量与CLA添加水平呈二次曲线回归。在免疫吞噬阶段,溶菌酶和转铁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Lin等2003年在幼鲈的研究中发现,当饲粮缺乏PUFA时,血清溶菌酶活力最低,增加ω-3PUFA和ω-6PUFA总的量,能显著提高幼鲈血清溶菌酶活力。在幼建鲤上的研究发现,CLA能显著提高血清总铁结合力。以上几种体液因子是对病原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和炎症应答。病原体侵袭成功之后,或病原体已进入鱼体一些系统之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的浓度达到最高值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抗体水平或攻毒后的抗体水平能反映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在虹鳟的研究中发现,富含ω-3PUFA的亚麻油能显著提高其抗杀鲑气单胞菌抗体滴度。给鲤鱼饲喂含10%鱼油的颗粒料,8周后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鲤鱼,12天后鱼油组的空斑形成细胞(PFC)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FC数量是抗体形成细胞产生数量的一个直观指标,可以反映Ig M生成细胞的数量,在大西洋鲑和鲤鱼上也有相似报道。
以上资料表明,PUFA能活化免疫识别、趋化和吞噬过程中体液免疫因子,还能影响特异性抗体的生成,从而提高水产动物机体体液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