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放线菌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12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张玲  浏览次数:389
  临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几乎不吃草料,仅舔食少量的混合精料,体温升高不明显,测量为39.9℃。触摸下颌部及面部的脓肿,有波动感且柔软,无热无痛。有的脓肿部被毛脱落,皮肤变薄,之后自然破溃形成瘘管,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
  诊断:①病羊下颌部及面部的脓肿有波动性,个别病羊的脓肿破溃形成瘘管后流出脓汁,怀疑是放线菌病。②用注射器于脓肿部抽取少量脓汁。将1~2滴浓汁滴于载玻片上,加1滴10%氢氧化钠溶液,混匀溶解脓汁后,加盖玻片搓压。低倍弱光下镜检,有黄色的直径为3毫米的菊花状菌,确认为放线菌病。
  治疗:①对于脓肿小的病羊采用封闭疗法,用青霉素240万IU、链霉素200万IU、0.5%普鲁卡因5毫升,分3~5个点在脓肿周围分点注射,每天2次,连用4天;②对于脓肿大的病羊,先在患部涂擦鱼石脂软膏,以促进脓肿的早期成熟。2天后采用外科手术疗法,在脓肿部的最低位置处横向切开1.5~2cm的开口,然后挤压脓肿壁将脓汁挤出,之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用碘酒纱布填塞创腔,注意创口外留有2cm左右的纱布,以便于脓汁的流出,每天更换一次纱布,并且在创口周围注射10%碘仿醚或2%鲁戈氏液,防止引起感染扩散。经过上述两种方法的治疗,结合改善饲养条件,提高营养水平,病羊基本可以痊愈,恢复健康;③据有关资料介绍,也可采用中药治疗:当归15g,生地6g,蒲公英30g,二花12g,连翘6g,赤芍6g,川芎6g,瓜蒌6g,龙胆草12g,山枝6g,甘草10g,共研细末,煎水灌服,每日1剂,连用5日。
  病因分析:①如果青贮的青玉米秸效果不理想,发霉变质,用来饲喂羊只可致使发病;②青贮的玉米秸中含有的尖锐物和芒刺,将羊口腔粘膜刺伤,使病菌有机可乘;③饲养条件差,造成体质弱,抗病力差。
  防治措施:①注意清除发霉、变质的饲料;②注意清除饲料中的尖锐物和芒刺;③饲喂质地柔软的饲料或将饲料浸软后饲喂;④发现皮肤和粘膜损伤及时进行处理;⑤注意饲槽和饮水的清洁卫生;⑥改善饲养条件,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⑦发现病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⑧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及无治疗价值的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