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猪饲料的系酸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7  来源:河南畜牧业信息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4

早在二十多年前,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乳猪和断奶仔猪日粮配方中的系酸因子便引起了动物营养学家们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负电解质平衡概念也在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已经从乳仔猪日粮延伸到了生长猪和繁殖母猪日粮。

确定了饲料酸度的影响因子,系酸饲料的基本定义可被概括为:具有特定酸结合能力或缓冲能力的饲料。系酸力的计算方法是:动物采食单位重量饲料后,在进入十二指肠之前于胃部形成内容物,将此内容物的pH值调整到4.0时(并维持稳定)所需要滴加的标准浓度盐酸毫升数,即为该饲料原料的系酸力。

将pH值设定为4.0的重要性在于,当pH值高于4.0时,消化系统中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分泌量将会下降。胃蛋白酶是蛋白质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消化酶,如果蛋白酶分泌量减少,饲料中未消化的蛋白质就会增加,在直接通过小肠进入大肠后,未消化的养分会为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条件。相反,若蛋白酶分泌量增加,致病微生物的繁殖量则相对较少。

后肠中较高的pH值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增殖。病原菌侵入小肠后,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会被小肠吸收,引发相应症状,如大肠杆菌感染。换句话说,酸性饲料与碱性饲料相比更有利于猪的肠道健康。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