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群传染病的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96

流行过程的发展阶段 许多传染病在猪群内自然流行过程中,可表现一定的发展阶段。

流行前期 从病原体侵入到出现第一批病例为止的时期,称流行前期。

流行发展期 流行前期之后,患病率不断升高的时期,称流行发展期。

大流行期 猪大批罹病,患病率、死亡率都达到最大限度的时期,称大流行期。

流行减退期 猪发病数量减少,死亡数减低或病情减轻的时期,称流行减退期。

流行后期 不再出现新病例的时期,称流行后期。

流行间歇期 上一次流行之后到下一次流行之间的时期,称流行间歇期。了解传染病流行过程发展阶段的意义,在于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把传染病扑灭在流行发展期的前期。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季节对病原体存在和散播的影响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对于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经过强烈的阳光暴晒,便很快失去活力,则不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相反,在冬季则容易发生,如口蹄疫。

季节对有生命传播媒介的影响 炎热季节,蚊、蝇、虻等吸血昆虫飞翔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孳生快。经由它们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

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温,门窗紧闭,常造成空气污浊,容易发生经空气由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

季节对易感猪抵抗力的影响 气候多变的季节,如冬春之交、秋冬之交、阴雨季节等,应激反应强烈,使猪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条件性致病菌的传染病,如猪肺疫。

周期性某种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通常是数年)再度发生的现象,称为周期性。传染病出现周期性的原因,一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活下来的易感猪获得了免疫力,使疫病难于散播或完全停止散播;二是经过一个饲养周期后,新一代出现,或以前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或引进外来的易感猪。所以,猪群又成为易感性的,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创造了条件。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气象、地理、地形等条件。尤其对有生命的传递因素(媒介者)影响明显,如昆虫、蜱等的活动,受到季节的影响,经它们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成季节性发生;日光照射,干燥的气候对多数病原微生物有致死作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促使病原微生物较长时期的保存在外界环境中。所以温度下降,空气的湿度上升,将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在适当的条件、季节和环境中,某种野生猪或啮齿类猪的活动范围加大,如果它们是传染来源,就会把病原微生物带到很大的范围内;低温高湿的环境还能使猪群的抵抗力减弱,较易发生呼吸系统传染病和条件性致病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