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肉中旋毛虫的鉴别检验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2

1.1 肉眼观察 主要寄生于膈肌、咬肌。虫体较小,雄虫(1.4~1.6)mm×(0.04~0.05)mm,雌虫(3~4)mm×0.06mm,很难辨识,在肌纤维表面看到稍有凸出的卵圆形、灰白色、针头大小或灰白色、浅白色的小白点即为可疑。 1.2 压片镜检(50倍) 可看到旋毛虫包囊是卵圆形或橄榄形,壁为双层,外层薄,具有大量结缔组织,内层透明。包囊多在肌纤维之间,内含有一条略弯曲似螺旋体的幼虫,蜷曲于折光性强的透明液中。钙化的旋毛虫包囊体积小,滴加10%稀盐酸溶解后,可见到虫体或其痕迹,与包囊相邻的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

1.3 染色镜检 将所检肉粒压片置于5%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的1%红色百浪多息溶液中1~2分钟,然后将压片移入80%醋酸溶液配制的15%甲基蓝溶液中再浸染1~2分钟,用80℃~90℃热水仔细冲净后置于50~7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肌纤维呈浅黄色,旋毛虫包囊呈鲜绿色,而旋毛虫虫体则呈深蓝色。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