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无名高温的治疗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35

母猪产后热是夏秋高温期的易发病,母猪产后1—3天,由于子宫感染引起高热,称为产后热。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40.5—41.5℃,喜卧,减食或不食,身体颤抖,呼吸加快,泌乳减少,阴户中流出浓性分泌物。 母猪产后热往往是由于接产消毒不严引起的。产仔时,胎儿过大挤伤产道,或接产者手臂未经严格消毒,伸入产道掏摸,都能造成产后热。尤其是天气闷热,棚舍通风不良,产后母猪体热增加,散热困难,细菌感染机会增加,更容易发生产后热。

治疗:治疗应及早,根据体温、食欲和精神等情况,分别轻重症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轻症:体温在40.5℃左右,不食,精神尚可。用青霉素120万单位和链霉素1.5克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注2—3天;脑垂体后叶素20—40单位肌注,每天1—2次,连注2—3天。重症:体温在41℃以上,精神沉郁,喜卧,不食,颤栗,恶露较多。用10—20%安钠加10毫升,皮注:盐酸四环素1—1.5克,溶于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中一次静注;脑垂体后叶素20—40单位肌注。上述三药每天1—2次,连注2—3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