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疗与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系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腹泻病毒(BVDV),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MD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牛的传染病。目前该病呈世界性分布,1980年传入我国后曾在一些省份相继发生,笔者曾亲自参与了对该病的诊疗与防控工作,再提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供同仁共同讨论。

1牛病毒性腹泻的诊疗

2008年4月公主岭市某肉牛场,有一头l5月龄的育肥牛开始发病,而后相继又有14头15月龄的牛发病。

1.1临床症状

经观察病牛初期出现流泪现象,以后眼分泌物变得粘稠,甚至粘合上下眼睑。.鼻液由浆液性到粘液性,最后变为脓性,有些病例脓性鼻液粘结成块而堵塞鼻腔,出现张口呼吸。急性期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先减退后废绝,反刍停止,病牛体表发热,体温升高至41-42°C,鼻镜干燥,咳嗽、呼吸急促。发病2-3d后,唇、腭、齿龈、口腔黏膜上皮出现浅表性烂斑,轻病到中度流涎,呼气恶臭,颊黏膜乳头出现出血斑。随后出现严重腹泻,稀粪呈水样,后期带有黏液和血液,并排出带片的粘膜,有不少病例到后期排泄物为暗红色的血水。未死亡感染牛转为慢性,表现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间歇性腹泻,齿龈发红,鼻镜上有多个糜烂病灶,甚至整个鼻镜糜烂病灶连成一片。从出现腹泻开始,即有起卧不安、回头顾腹、拱背、后肢踢腹、磨牙、呻吟等明显的腹痛症状,濒死期腹痛更为剧烈。

1.2病理剖检

经对一头症状典型的濒死牛宰杀作病理解剖,其尸体消瘦,脱水;皮下组织充血,鼻镜、口腔粘膜有糜烂及浅溃疡,鼻腔黏膜潮红,充血;整个消化道广泛性充血、出血,水肿,其中小肠有严重充血、出血、脱落,肠壁菲薄,尤以空肠和回盲瓣最明显,肠内容物为红色,含有大量气泡和黏液;真胃弥漫性出血,水肿,有小的溃疡:淋巴结肿大,切口外翻,有混浊液体流出,集合淋巴滤泡肿大坏死,心脏冠状沟和心内膜有出血斑变化。

1.3实验室诊断

经过分析,出现发热、腹泻、黏膜损伤的典型病例,可初步诊断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为了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我们挑取临床症状典型的病牛l0头以及有轻微症状的病牛5头,采集病料进行琼脂扩散实验室诊断。结果是所检测的15头牛的病料中,其中12头呈琼脂扩散反应阳性,其中另外3头沉淀线不明显,判为实验反应阴性。综合以上三项诊断,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1.4治疗

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对于本场发病症状较严重的牛,采取喂服药用炭进行止泻,同时进行静脉补液,肌肉注射维生素K、维生素C以及氢化可的松,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防止继发感染;对于症状较轻的牛,采取黄芪多糖饮水,同时里面加入黄连素和卡那霉素等进行止血和消炎。通过一系列的积极的治疗,本场除一头濒死剖杀外其它发病牛的病情基本都得到了控制,并且在饲养员的认真饲养管理条件下,均逐渐康复,为该牛场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几点思考

2.1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我省确立了八大重点发展产业,农产品加工位列其中。畜产品加工业与肉牛、肉猪、肉鸡三大基础产业构成了畜牧大产业的支柱产业,是农产品加工业体系中最具生活力和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对我省经济提速促发展,保民生起到重要作用。而动物防疫工作,又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先决条件,具有不可或缺和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加大防疫工作力度,逐步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范围,确保产出优质的畜禽产品。

2.2坚持以法治疫

要全面认真执行《动物防疫法》,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有关领导和防疫等相关人员身上,对其工作失职造成疫情扩散等行为,依法坚决实行问责制。

2.3坚持科学防疫

一是消灭传染源。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急性期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可成为传染源,从国内外引入种畜,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必须按要求严格防检疫,确保万无一失。日常管理要制度化,程序化,搞好环境卫生和定期消毒等工作。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如本文中病牛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必须确保饲料、饮水、空气等安全可靠。对其它传播途径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清除。

三是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力,目前主要应以接种疫苗为主,同时全面加强饲养管理等以提高易感动物的抗病力和免疫力。

2.4整合防检疫资源

随着城乡一体化,我省的小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和畜禽也正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重点实行规模化防检疫和社会化服务已势在必行。

一是完善兽医官方制度,省、市、县己建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以下亦应适应我国这个重大决策的新形势,配足配好相应的人员,保持以中央到地方一条主线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是推动社会化预防检疫服务体系建设,龙头加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同畜禽规模饲养场(户)的紧密联系,真正把其作为第一加工厂,把预防检疫纳入统一的服务体系中,派驻或为其代培专职兽医防疫人员。也可扶持有资质的牧业合作社或各类协会等组织培训,或者扶持民问成立专职的防疫队伍,依法实行有偿服务。

三是大学毕业生“村官行动”到畜牧业落户。我省实行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锻炼的政策,受到基层和毕业生的欢迎。考虑到畜牧业的重要性,亦应选派农业院校兽医专业毕业生,投身到动物防检疫服务体系,在锻炼自身的同时,为我省畜牧业优质高效服务做出新贡献。

四是继续增加资金投入。继续保持现有的比较高的投入水平,并根据现实工作急迫需要和发展需要,在人才培训,必备预防检疫设备上适当增加投入,以建立健全长效快速反映系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