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丰 张丁华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 河南郑州 451450)
保育猪是指断奶后至60~75日龄的仔猪,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成活率、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呼吸道病的控制就是一普遍难题。
一、保育猪频发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1、应激大,导致抵抗力下降。保育阶段的仔猪会经历环境、心理、断奶三大应激,应激过大会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增加对呼吸道病的易感性。
2、仔猪免疫力低下。仔猪获得免疫保护主要源于两个方面: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仔猪从哺乳到断奶,体内母源抗体几乎降到最低水平;同时,仔猪在3周龄以前,主动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产生主动免疫抗体大约是3周龄后才开始,但直到4~5周龄时,所产生的抗体仍然较少。加上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善,若保温或通风不畅,则抵抗力更低。因此,仔猪最容易在该阶段感染各种病原。有的在保育阶段就发病,有的可能在进入育肥舍后发病。
3、呼吸道疾病的“亲和性”。某些呼吸道病对保育猪危害严重,如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蓝耳病、链球菌病、支原体感染等,尤其是保育阶段后期,更易发生呼吸道病。
4、内外环境改变导致呼吸道病频发。保育阶段若舍内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会导致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超标,当到达一定限度时,就会干扰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功能。贼风、温差过大等因素也会对机体造成较大应激,从而增加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当机体内环境改变时,如有其他病原体感染,常会继发呼吸系统疾病。此外,机体内一些常在菌当内环境改变时也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据陈焕春报道,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波氏杆菌的携带率分别为63%和49%,常常成为诱发猪只发病的罪魁祸首。
5、哺乳期腹泻病的发生率与保育阶段猪呼吸道病的发生呈正相关。是由于消化道障碍会降低机体对呼吸道病的抵抗力。
二、保育猪易发生哪些呼吸道病?
仔猪呼吸道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病原感染,且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二是某些病原常在菌,内源性感染严重;三是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四是易复发,难控制。引起保育猪呼吸道病的病原有14种:
1、病毒 如猪瘟、猪伪狂犬、蓝耳病、猪流感、猪圆环病毒病等。
2、细菌 如猪气喘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副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
3、其他 如猪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病等。
4、寄生虫 如弓形体病。
三、保育阶段猪呼吸道病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猪只抵抗力。
1.精心饲喂,供给均衡营养。
2.减少应激。仔猪断奶后应原圈饲养一段时间,以减少环境应激。并且在断奶前后3天内尽量避免注射各种疫苗和进行阉割。
3.加强通风,改善舍内空气质量,但要注意通风与保温的矛盾。
4.加强消毒,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制订严格的消毒制度,对猪场全面消毒,包括进入场舍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外环境(每月2次)、场舍内的消毒(每周2次)。消毒剂可选用2%~3%火碱,因病毒对酸碱具有敏感性,停留2h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5.场舍环境舒适、卫生。断奶后舍内每天早晚的温差不可太大,断奶2周内应保持在28~30℃,4周控制在25~28℃,以后随日龄增加和仔猪抵抗力增强逐渐降低,保育后期控制在20~28℃。温度以60%~70%为宜。同时,注意猪舍清洁卫生。
6.全进全出。尽量缩小断奶日龄差异,以免日龄相差过大的猪只混群饲养,从而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7.饲养密度适宜。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猪舍温度、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和尘埃微生物的含量,也会增加猪群对呼吸道病的发病率。保育猪适宜的饲养密度为0.35~0.4平方米/头以上,每栏10~12头左右。
8.定期驱虫。蛔虫幼虫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1周后,用伊维菌素、虫力黑等驱虫,连续2次,每次间隔7~10天,以后每隔6周驱虫一次。
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是控制呼吸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猪瘟可在20~25日龄、60~65日龄接种,细胞苗2头份,脾淋苗1头份;猪蓝耳病可在断奶时首免,间隔1个月后二免,剂量2头份;猪伪狂犬可在断奶时首免,30天后二免;猪气喘病可在1~2周时首免,60~80天时二免;猪链球菌病可在30、60天各接种一次;猪萎缩性鼻炎可在4周龄、8周龄时各接种一次。副猪嗜血杆菌病由于病原血清型较多,抗原间无交叉保护力,故免疫接种效果不理想。以上免疫程序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疫情变化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药物预防
保育猪呼吸道病群发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因此,在仔猪未发病前添加药物预防也是当前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1.三针保键 初生仔猪可分别于1、7、21日龄肌注长效土霉素或得米先等保健药物,对于控制保育阶段猪呼吸道病具有重要意义。
2.断奶前后用药 在仔猪断奶前后各1周,可于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强力霉素+支原净+阿莫西林、或金霉素+氟苯尼考+爱乐新、或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抗病毒中药等等,连用7~10天。或视具体情况自已选择药物。
四中药控制效果显著 如麻杏石甘散加减拌料,连用7天,间隔1周后,再用7天;或清肺止咳散拌料,或鱼腥草(300g)+板蓝根(200g)+阿斯匹林(25g),连用3~4周等。
五常见保育猪呼吸道病的治疗方案
1.治疗方法
①紧急接种 对于猪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等病毒病,在发病后可用疫苗紧急接种。对于目前尚无该病疫苗的疾病,发病时可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采集病料制作自家组织苗进行防治,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防止人为散毒传播。
②抗病毒 目前使用的多为中药,如黄芪多糖、银黄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等,抗病毒西药已于2005年10月被农业部禁用。
③抗菌或防止继发感染 头孢类、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支原净、阿米卡星、加康、爱乐新、磺胺类药物等。
④对症治疗 退烧:氨基比林、安乃近或柴胡注射液等;强心:安钠咖、10%樟脑磺酸钠;皮肤发红或发紫:VC;伴有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氨茶碱或麻黄素注射液配合鱼腥草注射;消炎、抗感染:地塞米松;解痉、镇静:25%硫酸镁、氯丙嗪等。
⑤细胞因子疗法 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等。
⑥辅助措施 病猪隔离、精心护理、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
⑦特异疗法 如高免血清,因需要量较大,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⑧其他方法 如中药(有经验中兽医开的方)、偏方、根瘟灵等。或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2、方案组合
(1)猪蓝耳病 ①+②+③+④+⑥。建议:以蓝耳病弱毒苗正常量或加倍量紧急接种,使用抗病毒西药时,要注意与疫苗至少间隔1周以上。病情严重、症状明显时,使用疫苗紧急接种,会加剧病猪死亡,可先采用细胞因子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免疫。
(2)猪伪狂犬 ①+②+③+④+⑥。建议:以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或弱毒苗紧急接种,1头份或1ml/头。高免血清视情况使用。
(3)猪瘟 ①+②+③+④+⑤+⑥。建议:猪瘟细胞苗2头份,脾淋苗1头份,因猪瘟为免疫抑制病,最好配合转移因子,效果更好。
(4)猪流感 ②+③+④+⑥+⑧。
(5)猪圆环病毒病 ①+②+③+④+⑥。建议:猪圆环病毒病一些猪场多采用自家组织苗进行控制,但存在风险,请进行风险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6)猪气喘病 ③+④+⑥+⑧。建议:要注意疗程,防止复发。
(7)猪链球菌病 ③+④+⑥+⑧。建议:使用疫苗紧急接种在某些猪场应用效果不错。
(8)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③+④+⑥+⑧。
(9)猪肺疫 ③+④+⑥+⑧。
(10)副猪嗜血杆菌病 ③+④+⑥+⑧。建议:治疗越早越好,中后期效果差。
(1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③+④+⑥+⑧。建议:如已出现歪鼻现象,最好及早淘汰,以免病情扩散。
(12)猪附红细胞体病 ③+④+⑥+⑧。
(13)衣原体病 ③+④+⑥+⑧。
(14)弓形体病等 ③+④+⑥+⑧。
综上所述,保育阶段猪呼吸道病的控制必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病的发生,才能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