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通常将仔猪出生后3~10d称为黄痢,生后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以拉黄白色稀粪为特征,两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若治疗不及时,轻者形成僵猪,重者导致仔猪死亡,对养猪场危害极大,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治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预防
一母猪
1.防治理念 综合防治
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有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种方式。若外界环境污染严重,仔猪可通过消化道等途径感染;当外界存在不良应激因素时,会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出现内源性感染。因此,母仔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创造舒适环境,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此类病的发生率。
2.妊娠母猪全程精心管理,防止大肠杆菌带给仔猪。
中兽医理论认为“乳下婴儿有疾,必调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表明仔猪发病与母猪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妊娠母猪全价饲料,使母猪分泌量多质优的乳汁,从而充分保证仔猪的营养需要。若乳汁的质和量出现下降,均会成为仔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诱因。
(1)产前管理 妊娠母猪产前1~2周应从妊娠舍转至分娩舍(或产房),入舍前必须对母猪周身和乳头清洗、消毒,以防大肠杆菌带入产房。
(2)产中管理 分娩时需将产房内的环境、用具等全面消毒,母猪外阴部、乳头、腹下、股内侧等要用0.1%高锰酸钾清洗干净,以防母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污染,造成仔猪感染。
(3)产后管理 分娩后及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或产后立即注射特效米先、长效土霉素等抗生素,以防止子宫内膜炎、无乳症、阴道炎等病的出现,从而保证母猪泌乳功能的正常。
3.免疫接种
母猪产前30~42d、15d可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三价苗或四价苗,母猪免疫后,可使胎儿血液成为免疫血清,仔猪吃初乳后,获得免疫抗体,从而起到被动保护的作用,预防仔猪黄痢有很好效果。
4.药物预防,使乳汁“抗生素化”或“中药化”。
如果猪场经常发生仔猪黄白痢,可以在产仔季节到来之前或产前、产后各1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氟苯尼考等,或添加中药添加剂,如母仔康、仔猪健等,对于控制仔猪黄白痢也有明显效果。
二仔猪
1.及时吃初乳.
初乳营养价值高,且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疫苗产生的抗体、药物成分等,均可通过乳汁获得。由于初乳中抗体维持时间短,肠道的渗透性、吸收率与哺乳时间呈负相关,因此,出生后必须及时吃初乳。
2.精心管理,提高仔猪抵抗力。
初生仔猪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对外界环境调节能力差,对温度、湿度等因素较敏感,若控制不当就会诱发仔猪出现下痢。因此,产房和仔猪保温箱应保持合适温度,加强通风、空气流动,及时清理粪便,保持产床干燥、清洁。同时要供给清洁的饮水。
3.药物预防 是当前猪场控制黄白痢的一个有效手段。药物种类很多,有抗菌素、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消毒剂等。现举几种生产中常用的预防模式:
(1)口服高锰酸钾 仔猪吃奶前,用0.1%高锰酸钾滴口,同时清洗母猪乳头,然后逐个将乳头内乳汁挤去几滴后再让仔猪哺乳。
(2)口服抗生素 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庆大—小诺霉素、氟苯尼考、沙星类等药物,灌服后再哺乳。
(3)口服微生态制剂 常用的有促菌生、乳康生或调痢生,按说明书剂量用药,调整仔猪肠道内菌群平衡,有预防黄痢作用。
(4)中药制剂 如笔者在生产中用黄连等单一或复方制剂煎汁给仔猪灌服,效果可靠。
(5)三针保健 在猪场应用较为普遍,用长效土霉素在1、7、21日龄每头仔猪注射0.5ml。或特效米先、头孢类药物均可。
4.及时补铁
初生仔猪体内储铁量较少,每天从母乳中只能获得1mg铁,远不能满足每天必需的7mg,缺铁后会出现贫血状态,增强肠道对细菌所产生毒素的敏感性,以增加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因此,仔猪生后3日龄,可用牲血素或右旋糖酐铁注射补铁。同时,实践证明在7~14日龄时二次补铁,可有效低仔猪白痢的发生率。
5.抓开食,防下痢
仔猪5~7日龄,即可训练开食,该阶段是仔猪黄白痢发生的危险期。抓好开食,既可锻炼仔猪胃肠功能,又可解决母猪后期泌乳量不足的矛盾。训练采食时,可选择高档乳猪颗粒料,也可用粥状料,少喂多次添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柠檬酸,既可促进仔猪增长,又可减少仔猪下痢。实践证明开食效果的好坏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
二、治疗
1.治疗原则 母仔同治、中西医结合、立体治疗
2.治疗方案
(1)抗生素肌注或口服。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安普霉素、硫酸粘杆菌素、沙星类、头孢类等,由于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有条件时最好进行药敏试验。无条件时可选用“新药”或猪场不常用药、协同用药等。
(2)中药治疗 既可以选择中成药,如黄连素、穿心莲等,也可选用中药复方制剂,如四黄统治、白头翁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煎汁灌服。
(3)对症治疗 为增强止泻效果,可配合使用复合维生素B、654-2、博洛回注射液,以提高治疗效果。若脱水严重,可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小苏打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水1000ml)自由饮用或灌服,严重的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4)给药途径 对于仔猪黄白痢等肠道疾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优于肌注。也可进行穴位注射,如后海穴肌注庆大—小诺霉素、维生素B1,效果良好。
三、防治误区
1.仔猪黄白痢是细菌病,危害性不如病毒病,重治疗,轻预防。
2.只注重对仔猪治疗,忽视对母猪用药,不能做到“母仔同治”。
3.只针对圈舍内发病个体治疗,不注意对其他假定健康猪的紧急防治,无全局意识。
4.治疗时疗程不够,不连续用药,症轻即停,用药不彻底,致病情反复。
5.只注重药物防治,而忽视环境因素对仔猪的影响,生物安全意识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