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腹泻病是指临床上具有拉稀症状的一类病,主要表现是粪便不成球,稀软,呈粥状或水样便。常见的病因有下列几种:一是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如消化不良、胃肠炎等;二是某些传染病,如副伤寒、肠结核等;三是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等;四是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化合物中毒。但常见的引起腹泻的还是消化道障碍为主的胃肠道疾病。该病各种年龄的家兔均可发生,但以离乳前后的幼兔发病率最高,治疗不当常引起死亡。
1 临床症状
根据胃肠黏膜受损程度不同,临床上分消化不良性腹泻和胃肠炎性腹泻。
1.1 消化不良性腹泻
这是胃肠黏膜表层炎症引起的腹泻。病兔食欲减退,活泼性降低。排稀软便、粥样便或水样便,经常污染被毛,使其失去光泽,病程长的渐渐消瘦,呈现虚弱乏力,不爱运动。有的出现异嗜,采食平时不爱吃的东西,如泥沙、被毛或粪尿污染的垫草,有的出现轻度腹胀及腹痛。
1.2 胃肠炎性腹泻
这是由胃肠黏膜深层炎症引起的腹泻。病兔食欲废绝,全身无力,精神倦怠,体温升高。腹泻严重的病兔,粪便稀薄如水,常混有血液和胶胨样黏液,气味恶臭。腹部触诊有明显的疼痛反应。由于重度腹泻,体液和电解质丧失而呈现脱水状态。如果胃肠道内腐败发酵的有毒产物被吸收可引起自体中毒,此时全身症状增剧,病兔精神沉郁,结膜暗红或发绀,脉搏细弱,呼吸迫促,常因虚脱而死亡。
2 病理变化
胃肠呈卡他性炎,黏膜增厚、充血,用刀子可以刮掉肠黏膜,肠内容物通常呈黄绿色。胃肠炎时,可见肠黏膜剥脱,出血,肠壁变薄,内容物呈红褐色。
3 治疗措施
3.1 消化不良的治疗
消除病因,改善饲养管理,清理胃肠,恢复胃肠功能。较轻病例,随着调整饲料组成或更换变质饲料,症状可得到缓解。药物疗法可采取以下方法:
3.1.1 清理肠胃:用硫酸钠或人工盐2~3克,加水40~50毫升,1次内服;或植物油10~20毫升,内服。
3.1.2 调整胃肠功能:可服用各种健胃剂,如大蒜酊、龙胆酊、陈皮酊5~10毫升。各酊剂可单独应用,也可配伍应用,配伍时剂量酌减。
3.2 胃肠炎的治疗
3.2.1 杀菌消炎:可内服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脒等,初次量0.14克每千克体重,维持量0.07克每千克体重,2次/天,连用3天。可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新霉素,4000~8000单位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4次/天,连用3天;
3.2.2 收敛止泻:粪便的臭味不大,但腹泻不止时方可使用。内服鞣酸蛋白0.25克,2次/天,连服1~2天。
3.2.3 维护全身机能: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平衡液、5%葡萄糖或林格氏液30~50毫升,20%安钠咖1毫升,1~2次/天,连用2~3天。
4 预防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不喂霉败饲料,兔舍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恒定,通风良好。饲槽定期刷洗、消毒,饮水要卫生,垫草勤更换。对刚离乳的幼兔一定做到定时定量饲喂,防止过食。变换饲料应逐渐进行,使家兔有个适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