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保健”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一提到猪场保健,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通过添加药物来“防患于未然”,笔者曾接触到许多规模猪场,据了解,其“保健”方案大多是固定地在猪群某个阶段或某个季节常规性添加一些药物。其实,猪场保健和预防加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健的真正含义应该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控制、合理的营养调控和科学的预防接种及良好的饲养管理,从而达到杀灭或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并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的目的:药物预防则是在猪群健康状况较差,存在发病隐患或处于发病潜伏期,进行提前用药以控制疾病。试想,人也会患病,也要通过药物来治疗疾病,为了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也会经常进行一些保健,但有几个人会为了防止“病从口入”、防止感冒而提前吃药呢?事实上,现在养猪兽药的使用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档,可是猪群的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猪病也越来越难以控制。要想走出这个误区就必须更新保健理念,从内因着手重构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实施健康养猪。
一、药物“保健”的弊端
药物只是在机体发病时,临时性的外源性干预措施,不论药物使用l周还是10天,一旦停药,药物代谢完后,机体抵抗外界病原的入侵仍然要依靠自身抵抗力,而自身抵抗力的获得来源于营养的吸收,依靠药物是无法达到的。长期大剂量用药以后,一旦停药很容易
引起疾病爆发,以至于现在出现了哺乳仔猪好养而保育猪难养,保育猪养好了却在生长育肥阶段出问题的反常现象。所以,依赖药物养殖的观念是错误的,在欧盟养猪早已禁用抗生素,但并没有因此而引起养猪生产成绩的滑坡和疫情发生。另外,长期添加抗生紊还会造成一些副作用。
1.对动物机体的危害
(1)长期添加抗生紊会对猪的肠道黏膜造成损害。猪的胃肠功能是保障猪机体各器官正常运作的动力源泉,猪只只有在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生长潜能。同时肠黏膜免疫系统是保证猪只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受到损伤就会增加感染机会。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2)长期滥用抗生紊会使猪肠道菌群紊乱,造成生理性拉稀,同时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2.对人类的危害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抗菌药被人体食入后,对消费者可以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在体内积蓄还会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甚至癌变。
3.对环境的危害
绝大部分抗菌药物并不能被动物完全吸收,而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入环境中,影响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影响粪便和土壤的有机质的腐烂和分解,影响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微生物对其他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同时造成环境致病菌耐药性的增加和扩散。
4.影响经济效益
由于各种因素,许多猪场的医药费用逐年增加,同时由于畜产品中药残问题,而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生猪的外贸出口,这都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二、环境控制是健康养猪的前提
规模化养猪场各类猪群均处于高强度生产状态下,环境条件对其生产力和健康影响极大。众所周知,在一个猪场所有猪群中,种公猪的健康状况最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一猪一圈,住的是“标准间”,环境条件最好。为此,要想健康养猪就必须做好环境控制,采取多种措施构建生物安全体系。
1.外部环境的控制
猪场位置的确定,对在养猪生产中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场址的选择首先要有适合于生猪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符合动物的防病规则,即猪舍的周围环境要有利于防疫,远离化工厂、垃圾处理厂、养殖场、屠宰加工厂,与居民区、交通干道保持500 m以上距离,避免交叉污染,同时
本篇文章来源于 兽药营销网 原文链接:http://www.sysczn.com/news/shouyaojibing/shouyaoyingyong/2010/2-4/102469D704K82DB4A6E0C.shtml又要交通便利。其次,地势要背风向阳、高燥、通风良好、水质良好,猪舍的朝向、高度要合理,便于通风和采光,易使猪只保持干燥和良好卫生环境,最好建在山边或鱼塘、果林、耕地边,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充分利用生态养猪。
2.内部环境的控制
(1)猪场建设布局要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办公区要严格分开,门口要有消毒间和消毒池,场内道路要划分净道和污道。
(2)搞好卫生消毒工作。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要说病原的威胁,在医院里医生接触病原的机会最多,但是没见医务人员注射过多的疫苗或经常服用抗生素,并不是他们不怕传染或是有特殊的免疫功能,而是他们经常注意手和用具的消毒,卫生做到一尘不染。同样,我们要想保证猪群健康生长,就要在搞好猪舍内外环境卫生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学消毒法多种方法并举,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毒、猪体表消毒、饮用水消毒等不同方式的消毒,以清除、杀灭猪场合内外的病原菌。
(3)严格控制“四流”。“四流”即指车流、人流、物流、猪流。所有进出车辆、人员、物品都应严格消毒;种猪的引进要消毒并隔离30天,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进入生产流程;商品猪出售,一旦装车绝不能返回,出猪后各种用具、赶猪通道严格消毒;购猪车辆不得进入场内,场外运输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内的运输另有专用车辆解决,把病原拒之门外。
(4)建立病猪隔离舍,发现疑似有病动物要及时隔离观察。因为任何一个发病猪只都是一个传染源,要及时淘汰无治疗价值的病残猪,对病死猪按GB16548(“畜食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www.powerpigs.net猪场动力网。
(5)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定期进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
三、营养调控是健康养猪的基础
动物生存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环境,更取决于营养,营养既是维持动物本身调控机制的基础,也是调控生命进程和生产动物产品的物质基础。营养平衡的饲料,不仅是动物生长所需,而且对免疫系统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说营养平衡的饲料是最好的药物。
1.要做到健康养殖就要保证供给生猪各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要。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健康状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季节合理配制饲料,饲料配合要尽可能达到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
2.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增强猪只体质。猪需要的是有效的营养,而不是营养物质的堆积,因此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要以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来配制饲料,同时注意各种营养物质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要综合考虑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
3.严格控制饲料品质。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只的生长速度及体质强弱,必须防止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近年来危害最大的就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紊,它直接导致猪的免疫防御系统能力的下降,对于母猪还可引起繁殖障碍。即使添加霉菌吸附剂也只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况且,霉菌吸附剂在吸附霉菌的同时也吸附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千万不能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发霉变质原料。另外,对动物源性饲料要慎用。
4.添加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也叫活菌制剂,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它是利用其中的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大量繁殖,从而使病原菌受到抑制,同时还能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及促生长因子等,可以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减少猪只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