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肢蹄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13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77

发病原因 营养因素:猪日粮中能量缺乏或过高,蛋白质含量过高,都会引发肢蹄病的发生;后备公猪的钙、磷比例分别低于0.9%和0.7%,就可能发生肢蹄病;饲料中砷和硒的含量超标,猪会出现慢性中毒,也会引起蹄部的病变;维生素D、生物素缺乏,可造成母猪生物素缺乏症,而出现后腿痉挛,蹄开裂,病蹄不能着地等症状。有些猪场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像硅酸盐类,可导致矿物质、维生素大量流失,因此引起蹄裂,严重的导致感染。管理因素:由于饲养管理人员粗暴驱赶,或者猪打架、途经粗劣路面、跨越沟壑等原因,造成肢蹄外伤,并继发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杆菌,引起跛行或者不敢站立。在水泥地面饲养的猪,蹄质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在漏缝地板上饲养的猪。另外,消毒过的栏舍清洗不够,加上未完全干燥就转入母猪,地面残留的消毒液容易腐蚀蹄壳,天长日久,蹄部损伤就越来越大。

治疗措施 风湿性关节炎:

用复方水杨酸钠注射液10~20毫升于耳静脉注射。也可用2.5%醋酸可的松注射液5~10毫升,加普鲁卡因5~10毫升,肌肉注射。还可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4毫升进行关节腔注射。挫伤:将患部剪毛后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患部,再用鱼石脂软膏涂于患部。蹄裂:可用0.1%的硫酸锌涂抹,并每天在蹄壳涂抹1~2次鱼肝油或鱼石脂,以滋润蹄部,并促进愈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