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仔猪水肿病与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2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00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仔猪水肿病与伪狂犬病比较常发且临诊表现相似。都表现为精神浓郁,眼睑水肿,触之敏感,发生兴奋和鸣叫,表现神经症状: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进一步四肢麻痹,不能站立,头向后仰,四肢游泳动作等。为了便于广大读者鉴别诊断,现将二者的不同点介绍如下:

病原体的不同:仔猪水肿病是由定植于小肠的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的不同: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发病率15%左右,病程短,迅速死亡;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仔猪伪狂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所有年龄都可发病,小猪严重,整窝或整群呈散发性,感染有时呈地方性流行。本病在猪群中流行时间很短,大猪2周至3周便可停息,小猪则更短。

临诊表现的不同:仔猪水肿病虽表现神经症状但体温不高。猪伪狂犬病临诊表现因日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哺乳仔猪4日龄即可发病,表现与水肿病相似的神经症状,但体温升高41—41.5℃,20日龄以上到断奶前后的仔猪症状轻微,表现体温41℃以上,呼吸短促,食欲减退或废绝,耳尖发紫,发病率、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猪。但断奶前后若拉黄色水样粪便,死亡率可达100%。3—4月龄猪只表现轻微流感症状。

剖检病变的不同:发病时头部皮下、结肠攀系膜和胃壁的胶胨样水肿是水肿病的主要特点。而伪狂犬病则表现为扁桃体可出现化脓坏死灶,肝、脾白色小坏死灶,肾小点出血,脑膜充血,脑实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

实验室鉴别:仔猪水肿病可从肠内容物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出溶血性大肠杆菌。疑伪狂犬病时,取病猪脑组织制成10%悬浮液给家兔皮下注射2毫升,2—3天死亡,死前如注射部位出血、剧痒,即可确诊。如散养户猪只发病从未防过伪狂犬疫苗,可采用平板凝集方法检测抗体若为阳性,证明被伪狂犬病毒感染。

防控措施的不同: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断奶、换料、改变环境、防疫注射等应激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减少各种应激,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保健药物可大大降低发病率。另外在仔猪14—18日龄时,每头注射辽宁益康产水肿三价苗2毫升,保护率可达80%以上。一旦发病就要选用高敏药物进行紧急救治,河北远征药业生产的超级消肿王就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伪狂犬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初期可应用大北农生物制品厂生产的伪狂静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2—3日龄以上哺乳仔猪滴鼻免疫0.5头份,待仔猪断奶后加强免疫注射1头份。同时配合信得药业生产的猪用新必妥(活性多肽溶液),收到一定治疗效果。对于成年母猪若在产前40天注射伪狂犬疫苗(阴性猪场用灭活苗,阳性猪场用弱毒苗),对哺乳仔猪有很好的保护。但断奶后仍需防一次伪狂犬疫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