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防治猪咬尾症的有效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03  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98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有效防治措施: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的日粮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猪的组群要合理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及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圈内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饲养密度要适宜猪的饲养密度一般应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原则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和能正常采食饮水为宜。一般以每群饲养10头~12头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严格地按2月龄~3月龄的猪每头占地面积0.5平方米~0.6平方米,4月龄~6月龄的猪每头占地0.6平方米~0.8平方米划分。

育肥猪应早去势育肥子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母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

卫生环境好猪对卫生环境很敏感,尤其是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及温度调控、粪便处理等一整套设备,使猪舍达到夏季能防暑降温,冬季能防寒保暖的标准。

要定期驱虫在猪的一生中,应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2次~3次,即分别在猪30日龄~40日龄、70日龄~80日龄、100月龄~110月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驱除体表虱、疥癣等,否则会因寄生虫影响而导致咬尾症的发生。

单独饲养有恶癖的猪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单独饲养;对特别好斗好咬又无圈单独饲养的猪,可每头用氯丙嗪80毫克~100毫克、20%硫酸镁20毫升进行肌注或者灌服安眠药3片~4片,使其保持安静。

防治方法对存在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采用白酒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次~2次喷雾,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对被咬伤的猪应及时用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并涂上碘酊以防止伤口感染,咬伤严重的可用抗菌素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