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子猪黄白痢的预防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02  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931

今年7月,安徽省阜阳某猪场6窝共70头的子猪相继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的子猪黄白痢。经治疗后,死亡4头,其余全部恢复健康。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7月11日,该养猪场发现有6窝共计70头5日龄~25日龄的子猪相继发病,至7月12日早晨接诊时死亡两头。发病子猪以腹泻、黄白色水样粪便为主要特征,子猪迅速消瘦、脱水死亡。10日龄以下的子猪主要以拉黄色水样粪便为主,10日龄以上的子猪主要拉白色、黄白色、糊状的粪便,粪便中带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被毛无光,结膜苍白,病猪怕冷,病初体温不高,后期趋于正常或偏低。

剖检变化剖检子猪发现皮下水肿,胃中有黄色凝乳块,肠壁变薄透明,肠黏膜严重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实验室诊断取子猪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境检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病死子猪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接种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24小时后,革兰氏染色结果与涂片境检结果相同。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可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子猪黄白痢。

治疗方案对全群子猪用转移因子每头0.5毫升交巢穴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同时用过奶双力士口服(或者磺胺嘧啶每粒0.25克),10日龄以下的1粒,10日龄以上的2粒~3粒,每日2次,连用3天;杆诺泰喷口,10日龄以下的1毫升,10日龄以上的2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为防止脱水,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对病重脱水子猪,腹腔注射5%的葡萄糖盐水15毫升+2﹪左旋氧氟沙星2毫升~5毫升+维生素C5毫升~10毫升。3天后回访,除病死两头外,其他全部康复。

小结子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体内产生毒素形成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多发于7日龄以下子猪,发病快、死亡率高。引发子猪发生黄白痢的原因很多:如猪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环境较差、母猪营养不全等原因都能引发子猪黄白痢。

针对以上发病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母猪产前30天、15天各肌注1次K88K99大肠杆菌疫苗,母猪产前1周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产后子猪在吃初乳前、第2日龄、第3日龄各口服杆诺泰各1毫升,子猪在断奶前后3天各口服杆诺泰2毫升,以上方法在防控子猪黄白痢方面效果很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