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蹄部常见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28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网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63

蹄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的变形蹄和蹄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一头变形蹄奶牛日产奶量可减少0.5~0.8千克,种畜繁殖能力降低,必须引起重视,加强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现将常见的几种奶牛蹄病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趾间皮炎

1.1病因 多因厩舍潮湿、卫生不良、感染条件菌而引起。

1.2症状 病牛运步不自然,蹄表现敏感,特征为皮肤不裂开,有腐败气味。病变局限在表皮,表皮增厚和充血,在趾间隙有渗出物,有时形成痂皮。

1.3治疗 首先保持蹄部的干燥和清洁,其次局部应用防腐和收敛剂,2次/天,连用3天。

2蹄裂

2.1病因 运动场或泥块中的石块、金属异物等尖锐物体,都可引起牛的蹄壁挫伤;体内长期缺乏VA和B族维生素,易引起角质脆弱而发病,从湿润温和环境迁至高寒干燥环境也容易发生本病,热性病和营养代谢也可引发本病。

2.2症状 本病跛行发生突然,在裂开的蹄冠部有明显的肿胀,有时形成化脓性过程,深部组织感染时,可扩延到趾关节。许多全裂通常裂线细而短,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当异物泥土、粪尿等从裂口进入时,可引起感染和跛行,引起深部组织的压迫和坏死。裂缘之间有肉芽组织长入时或裂开的角质尚与真皮小叶相连时,运动时疼痛明显。

2.3治疗 ①患蹄彻底清洗消毒后,用防腐剂包扎,对轻度蹄裂,应先在裂口两端造一沟,深度达至角壁层,以防裂口延伸。②薄削法用于蹄冠部的角质纵裂,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蹄冠部角质薄削至生发层,患部中心涂鱼肝油软膏,1次/天,包扎绷带。③用医用高分子粘合剂粘合裂隙:先清洗和整理裂口,进行彻底消毒后,用医用高分子粘合剂粘合。

3蹄腐烂

3.1病因 蹄部受到外伤,运动场潮湿被污染而引发本病。

3.2症状 先由蹄间裂的后面开始,而后蹄冠周围组织及关节发炎,可见有红肿和坏死组织及黄色脓液。皮肤表面溃疡,有恶臭味,有的牛食欲下降。产乳量显著降低。

3.3治疗 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磺胺及对症疗法。局部治疗对轻症每天用10%硫酸铜溶液浸蹄,或包扎硫酸铜绷带。当皮肤化脓坏死时,在除去坏死组织和脓汁后,再用硫酸铜液浸蹄,或在患部撒布磺胺粉、硫酸铜、甘汞粉,然后包扎绷带。

4蹄底刺伤

4.1病因 由于尖锐异物刺入蹄底,如草场或泥土中的尖硬石块、金属异物、垃圾中的金属、铁钉、岩石片等常可引起蹄部的刺伤。

4.2症状 刺伤后患肢突然发生跛行,有时刺伤部出血,或不明显,切削后可见刺伤部发生蹄血斑,并有刺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多继发蹄底化脓、蹄部增温,疾病加重,患部可流出污秽液体,患肢不敢负重,敢抬不敢踏,敲打患蹄,疼痛敏感。

4.3治疗 除去刺入异物,注意刺入物体的方向和深度,刺入物的顶端有无脓液或血迹附着,并注意刺入物有无折损,如果刺入部位不明确,可进行压诊、打诊,以及切削患部的蹄底或蹄叉,以利确诊。对于刺入孔,可用蹄刀或柳叶刀切削成漏斗状,排出内容物,用3%双氧水溶液洗创内,注入碘酊或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填塞消毒纱布,涂松馏油,然后敷以纱布棉垫,包扎绷带。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