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19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网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012

猪萎缩性鼻炎病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猪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有时可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发病常见仔猪或断奶猪。随着病程进一步发展,鼻腔分泌物增多,甚至鼻腔流出血液。该病以吻部扭曲变形,上颌短于下颌,面部皮肤皱缩为主要外部特征。由于经常流泪,内眼角下的皮肤上形成灰色或黑色的“泪斑”。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如同时伴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可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一)病原

该病的病原体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任何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最易感。4周龄内仔猪感 染后常在数周后发生鼻炎,并引 起鼻甲骨严重萎缩;4周龄后感 染,一般只产生轻微病变。病猪和 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动物 如鸡、犬、猫、鼠、狐以及人均可 带菌,甚至引起鼻炎、支气管肺炎 等。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

(二)临床症状与诊断该病

最初表现为鼻炎,流浆液性鼻液、 黏液性分泌物,打喷嚏以及吸气 困难,有的表现为摇头、不安,鼻 痒、拱限位栏,前肢抓鼻、奔跑。 继而症状加重,持续3周以上,鼻 甲骨开始萎缩,面部变形或歪斜 或歪向一侧或上翘,仍打喷嚏,流 浆液性、脓性鼻液,气喘,吸气时 鼻孔开张,发出鼾声,严重时开口 呼吸,因用力喷嚏致鼻黏膜破坏 而流鼻血,涂在限位栏杆上,地面 上鼻血也多见。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条纹的“泪斑”,体温正常。病 猪生长停滞,难以育肥,有的成为 僵猪。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呼吸道 传染病,可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 致死亡。临床上可依据频繁喷嚏、 呼吸困难、鼻黏膜发炎、生长停滞和鼻部变形作出初步诊断。

1.强化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生猪饲养应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建立严格的猪舍卫生消毒制度。应当及时打扫卫生,清理生产垃圾,保证环境卫生整洁。要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每天必须打扫清理粪便,清扫后进行必要的清洗。在保持温暖干燥的同时,适时通风换气,排出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定期将各类猪舍轮流空圈清洗消毒,并在墙壁上刷拭石灰水,最后进行熏蒸消毒。对猪舍地面用2%烧碱溶液定期消毒。猪只转群后的空栏舍,用清洗机彻底清理卫生,包括栏舍、墙面、食槽等,清洗后用广谱消毒药消毒备用。

2.加强猪场监测。有症状的猪要及时隔离,呈僵猪的要作扑杀处理。对有症状的公猪应及时淘汰,从源头上切断该病的传播。引进种猪先隔离饲养1~3个月后,无临床症状的再转向种猪栏。应避免1次性大量引种,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避免各种大的应激因素,如温差幅度大、冷风袭击等。

j.搞好药物预防。预防性投药是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母猪料和小猪料添加泰乐菌素110毫克/千克、磺胺嘧啶110毫克/千克,中大猪添加量可适当减少;或健康猪群按每吨饲料混入土霉素纯粉500克和磺胺二甲嘧啶100克,饲喂5~7天,停药1周再问隔饲喂。母猪产前用磺胺二甲基嘧碇(400~2000克/吨)或土霉素(400~1000克/吨)拌料。对哺乳仔猪从2日龄开始,每周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20毫克/次,连续3次;或肌肉注射1次增效磺胺,按每千克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毫克+甲氧苄氨嘧啶2.5毫克,每周用药1次,连续注射3周。

对于病猪,要设立专门的猪舍隔离,对病猪群严格检查,病猪用长效土霉素、阿奇霉素肌注和枝原净拌料进行专门的治疗。

4.疫苗接种。对于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母源抗体,使仔猪获得被动保护。一般在初产母猪分娩前6~8周和2~4周各免疫1次,经产母猪每胎分娩前2~4周免疫1次。对未免疫母猪所产仔猪进行免疫接种时,可用油佐剂苗于l周龄及3~4周龄时各皮下注射0.2毫升和0.4毫升,再配合滴鼻接种,可明显提高鼻腔的抗感染能力。

5.治疗。链霉素为治疗该病 的首选药物,其次是磺胺类药物母猪(产 前1个月) 断奶仔猪及育肥猪可用磺胺二甲嘧啶100毫克/千克,金霉素100毫克/千克,青霉素50毫克/千克混合拌料,隔周用药,连续用药4-5周。此外还可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