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羔羊双球菌性肺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26  来源:转帖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411

本病为羔羊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7~30d的羔羊中,在新疆曾有此种病例报告。我们曾于1958年在某场仔山羊群中发现此病,其传染迅速,死亡率很高。

【病 原】

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diplococcus)。当圈舍潮湿、气候骤变或营养缺乏(如奶量不足)时,即可使羊的抵抗力减弱,以致寄生于上呼吸道的双球菌毒力加强而引起发病。

【症 状】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最急性:腕关节或跗关节表现跛行,其他症状不显,病羊通常于一昼夜之内死亡。

急性:吃奶突然减少或完全废绝。精神萎顿,流泪,鼻孔流出稀薄而带有黏性的鼻涕。体温升高到40~42℃ 腕关节或跗关节显示跛行,触诊关节时感觉温度增高。病羊寒战、磨牙。听诊肺部时,有湿性罗音,肺泡呼吸音极度微弱。肺部叩诊有浊音。个别病羊有明显的肋间压痛。病羔于3~7d内死亡。

慢性:除肺部无明显的听诊及叩诊特征外,其他症状均与急性者相同。有的仔山羊还可见到胸壁显著塌陷。到了病的后期,常可见到病羊头俯于地,喜卧于潮湿地面,回顾后腹部。粪便干结。病期可以延长到半月左右。

【剖 检】

全身被毛容易拔掉,尸僵不全。皮下组织充血、出血。胸腔有深黄色或微红色胶性渗出物,肋膜和心包被纤维素性附着物所黏连。心外膜和心内膜均有点状出血,心房上亦有出血小点。心肌浑浊。上呼吸道有卡他性炎症,支气管淋巴结肿大。肺脏气肿,有灰色肝变区及出血斑。脾脏肿大不到一倍,表面呈灰白色,切开后颜色浑暗。肝脏肿大一倍以上,胆囊胀大明显,十二指肠及一部分小肠被胆汁浸染成黄色。肠管黏膜脱落,呈污红色,且有弥漫性出血,浆膜层也有出血现象。肠系膜淋巴结及全身各部淋巴结均严重出血。肾脏微肿,肾被膜下出血。膀胱充满尿液。患肢的关节囊肥厚,滑液很多,滑液内混有黄色纤维素性絮状物,有的在关节腔内积聚多量脓汁。关节面上有程度不同的溃疡。

【诊 断】

从病羊分泌物或死羊的病变脏器和心血中,进行涂片镜检,如果发现大量有荚膜的双球菌,结合流行情况及症状特点即可作出诊断。

【预 防】

1.主要在于作好环境卫生,使病原菌在周围环境中没有生存的机会。故应经常保持圈舍干燥,尤其在遇到连续阴雨时更应特别注意。

2.本病为接触性传染,起初常只在一个羊群里流行,只要能严加隔离,即可控制其扩大传染。

3.带菌母羊为主要传染来源,故对患有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的母羊应进行细菌学检查;如发现病原为肺炎双球菌,应即隔离治疗。如果母羊并非贵重品种,应该迅速淘汰。

4.本病发生迅速,体温不定,故在潜伏期的羔羊不易发现。因此当羊群中发病以后,即使病羔已经隔离出去,也不可再将新生羔羊放入发病群中,而应单独放在一个羊舍进行饲养管理。为了挽救在潜伏期的羔羊,可对发病羊群中的全部羔羊注射“九一四”,剂量为0.1~0.15g,用蒸馏水5ml溶解,静脉缓慢注入。共注射两次,间隔一周,可以预防继续发病。如有条件,可全部注射免疫血清,剂量按1ml/kg体重计算。

5.病愈羔羊及同群患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的母羊可能排菌,必须隔离至停止排菌为止。

【治 疗】

1.用磺胺类及抗生素治疗。用磺胺甲基嘧啶或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均有效果,应连用3~5d。严重时可以同时应用磺胺类及抗生素。

2.用“九一四”。采用“九一四”治疗双球菌性肺炎具有良好效果,剂量为0.1~0.15g,溶于5ml蒸馏水中静脉注射。大多数病羊注射一次可以痊愈。必要时经48h重复一次。

3.用雷夫奴尔配成1:250的溶液,作静脉注射。

4.采用抗肺炎双球菌免疫血清,疗效显著。

5.对症治疗。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配合应用退热、祛痰、止咳药物,如果因心脏扩张而衰弱,应注射毛地黄及葡萄糖。为了避免静脉注射葡萄糖液的困难,可以口服葡萄糖粉,因为当心脏衰弱时,皮下注射不易吸收,不如口服见效迅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