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一种防治兔病的新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15  来源:转帖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89

1、兔体内微生态系统的特点

家兔有一个发达的盲肠,盲肠其实就是一个粗大的“发酵袋”,里面有大量的有益细菌,每克内容物就有5~10亿个活菌,只有这些活菌分泌的物质才能消化纤维素。食糜在盲肠中不停地蠕动,保证有益的活菌和纤维素充分混合,分解纤维素,经过有益活菌分解后的纤维素才能变成可消化的物质。所以,家兔的盲肠中必须有大量的有益细菌,有益细菌也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才能生存和繁殖。气候突然变化、饲料突然变化或用药不当都会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家兔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这是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理。

2、传统兔病防治的误区

健康兔消化道内也带有各种致病菌,只是数量小,加上健康兔有较强的抗病力,所以存在于家兔消化道内的致病菌受到抑制,不会引起疾病。但当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家兔身体时,就会使其产生应激,抵抗力下降,消化道中有害细菌有了繁殖和生存的条件,所以会引发疾病。因此防治兔消化道疾病的传统方法是应用抗菌素。

家兔使用抗菌素有三种目的:(1)治疗病菌感染性疾病;(2)预防病菌感染性疾病发生;(3)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家兔生长。由于第一、二种情况大量使用抗菌素,虽杀死了大量有害细菌,控制住了疾病,但是其后果很严重。第一是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消化道内大量的有益细菌,使消化道内微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第二是治病过程中未被杀死的少数病原体产生了耐药性,以后按常量用药不起作用。所以,长期使用抗菌素防病、治病会使家兔消化系统的疾病越来越容易发生,病越来越不好治。

3、兔病防治的新理念、新方法

根据家兔的消化特性,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增加肠道有益菌群,加大肠道有益菌比例,可促使有害菌比例降低,绝对数量下降,正常菌群状态得到恢复和稳定,能净化肠道内环境,使兔群保持健康状态。可应用以下三种物质:益生菌、寡糖和复合酶。

(1)益生菌:是由80多种有益细菌组成的菌群。笔者2006年以来给河南省周口、杞县、新郑等几家上规模的养兔场推荐了河南省科学院瑞特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益生王,普遍反映效果较好,每千克饲料成本只增加0.16厘钱,便使仔、幼兔腹泻率降低60%~70%。在饲料中添加量为3克/千克饲料。

(2)寡糖:它们不被人和动物肠道吸收,但能被有益细菌吸收、利用。主要功能为: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建立;降低肠道pH值,抑制肠道内腐败细菌生长;促进人和动物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刺激动物免疫反应,提高动物抗病能力。

生产实践证明每千克饲料添加0.2克木寡糖,家兔的腹泻率就明显降低。寡糖可以单独添加,如果与益生菌同时添加效果更好。

(3)复合酶:复合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它具有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在幼兔期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可以助消化,避免消化不良。在饲料中添加量为0.15克/千克饲料。

笔者推荐的方法是:仔兔从补饲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以上三种物质,直到3月龄消化机能完善后方停止添加。克/千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