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肺炎发病率上升与治疗率低下的原因分析(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14  来源:猪e网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73

4 猪肺炎难治的原因

4.1忽视了猪肺炎病理过程的复杂性

⑴ 呼吸的不可停歇性致使治疗中不断有新的病原微生物加入,增加了治疗难度;

⑵ 肺炎时常形成肺部毛细血管、淋巴管栓塞,导致炎症难以吸收消散,也导致抗菌药物难以进入肺部组织;

⑶ 下呼吸道缺乏纤毛,咳嗽反应弱,炎症产物难以通过咳嗽排出;猪肺炎时常有纤维素渗出,纤维素虽有局限病原菌使致不易扩散的作用,却也有阻隔了药物进入病灶。

⑷ 酸碱平衡变化的复杂性。肺炎初期因过度换气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后期由于通气障碍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以猪场的条件不可能准确地判断这些病理环节,也难以实施治疗。

⑸ 引发猪肺炎的细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发生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是常有的事,而兽医普遍对DIC缺乏认识,也难以在猪体上实施在高凝期,低凝期,纤溶期的不同治疗方法;

⑹ 肺炎初期,常常只有咳嗽,多被忽视;严重时,多继发心衰,临床上多被忽视,不纠正心衰,控制感染是句空话。

⑺ 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难度。

4.2 人为因素

⑴ 将肺炎的治疗寄托在单一的抗感染措施上。如前所述肺炎的病理过程很复杂,酸碱平衡紊乱,DIC的过程,炎症分泌物吸收消散机制,呼吸衰竭的程度及对其它脏器的影响都会在不同阶段成为主要矛盾,影响抗感染的效果。

⑵ 缺乏早期诊断的警觉性。认为猪群中存在少数猪咳嗽是正常的,不知道猪已经发生了轻度的小叶性肺炎;一旦发现猪有明显的呼吸速率加快,才诊断为肺炎,此时病损肺脏在1/5以上,并且多已发生混合感染。

⑶ 抗感染措施单一,只用抗生素,没有抗病毒措施,形成抗感染措施偏倚。漠视环境的改善。

⑷ 病猪依旧生活在原栏或原舍,导致发病的环境因子仍然不断作用于病猪。

5 猪肺炎的防治对策

⑴ 纵观前述,猪肺炎发病率上升的原因甚多,其中,猪的呼吸系统与心脏的生理结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众多病原微生物在猪群中广泛存在的现状也是一时无法摆脱的,因此要减少猪肺炎的发病率,只有改善猪群生活的小环境,提高猪群的免疫力是上算之策,委身于抗菌药与疫苗是自缚之举。

⑵ 无论是封闭式猪舍还是敞开式猪舍,均要有科学合理的通风设施,仅仅依靠自然对流的窗户是达不到清除污秽空气的目的。最简单最起码也要有屋顶通风窗。

⑶ 应用”丝兰宝”,益菌生等添加剂,减少氨气的危害。

⑷ 将霉菌毒素处理剂作为日粮常规组份。

⑸ 探索符合本场的不同猪群的饲养密度。经验提示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备,按美国大豆协会推荐的一头肥猪只要0. 74㎡的漏缝地板的圈栏面积在中国多数猪场是不适宜的,造成肺炎和其它疾病带来的损失要超过节省栏位带来的收益。

⑹ 载猪消毒的理念要更新,应该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使喷滴¢<50µm,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⑺ 实行200-300头的小规模的全进全出。

⑻ 猪舍建材要更新,应有保温,隔热的新建材,防止冷热应激。

⑼ 做好必须免疫,特别要做好HC(猪瘟)与PR(伪狂犬病)免疫。

6 治疗肺炎的注意事项

⑴ 让病猪脱离原来的生活小环境,这对于病猪康复和切断传染原均有重大意义。笔者在有条件的猪场,将肺炎病猪放归大自然(即在猪场一角圈定一片地方,病猪可在该区内大范围自由活动,接触土壤,草木等自然元素)比仍然圈养在栏位的病猪康复快得多;有的已出现DIC认为无治疗希望的病猪,在未治疗的情况下亦奇迹般地康复。这充分反证当今养猪小环境在猪肺炎发病学中的重要性。

⑵ 对频频喷鼻,咳嗽的猪在排除寄生虫性咳嗽后,应当做小叶性肺炎治疗。

⑶ 发生肺炎流行时,疏散25%-30%猪群有利阻止流行。

⑷ 猪肺炎多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临诊不必过于讲究是哪一种细菌,此时模糊诊断治疗极为有用,那就是用抗革兰氏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的有效治疗机率最大,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支原净(特别是对胸膜性肺炎),沃尼妙灵,氟甲矾霉素等。

⑸ 猪肺炎时炎症分泌物常堵塞终末支气管,在其下方形成无氧环境,易诱发厌氧菌的二次感染,因此宜配合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抗感染。

⑹ 为了防止过度换气引发的呼吸衰竭以及病灶扩散应及早应用祛痰平喘药。猪内服祛痰药困难,可肌注盐酸溴已新,0.5ml/10-20kg猪,一天一至两次;二羟基茶碱(又名喘定)平喘效果确实,较氨茶碱,麻黄素安全,1ml/10kg猪,一日一次。

⑺ 对有治疗价值的种猪,可配合静脉输氧。将碳酸酰胺过氧化氢粉3-6克溶于100ml0%葡萄糖液中缓缓注入,其剂量以可视黏膜发绀好转为度。

⑻ 猪患肺炎多伴有病毒参与,没有抗病毒措施治疗的效果较差。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IFN(干扰素)诱导。多种疫苗或菌苗可诱导IFN,如猪瘟疫苗,国产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布氏杆菌苗,鸡新城Ⅰ系苗等。

综上所述,中国猪群中肺炎发病率上升的原因虽然复杂,但集约化,工厂化中不符合猪生物习性的环境是罪魁祸首,只要给猪群改善些许环境,特别是改变一下高密度、污秽的空气、规避霉菌毒素的危害,肺炎的发生会大为下降。

发病后虽可治疗,那是极为被动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所列措施虽可资参考,又因猪本身价值,与大家畜相比实际操作的难度大(如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纠正心衰与DIC等措施),治疗效果并非理想,故越早防治越好。

不要将防治肺炎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疫苗上,一种疫苗只能防一种病(血清型多的病未必能防),但搞好养猪小环境,增强了猪群免疫力可以防治多种病,是最上算之举。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