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
1.1鸡的自身生理特点
鸡缺乏汗腺,被覆羽毛。当外界温度超过25℃时就以张口呼吸、增加饮水量来降温。
鸡的泄殖腔是集消化、泌尿、生殖为一体的共同通道,一般情况下,鸡尿液总以尿酸盐的形式包裹在粪便的表面或混于其中,并且鸡的消化道较短,饲料通过消化道排空快,当饮水量增加时即排水样腹泻。
1.2疾病原因引起的水样腹泻
病毒性疾病 如非典型新城疫、肾传支、呼肠孤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等都可引起腹泻。一般发病急,病程长,常呈水样拉稀,禽舍内有腥臭味,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类腹泻一般具有流行性同时又兼有其他特异性症状和剖检变化。非典型新城疫腺胃乳头出血,回肠淋巴滤泡肿大、出血。肾传支早期有呼吸症状,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俗称“花斑肾”。
细菌性疾病 如大肠杆菌、霍乱、魏氏梭菌、坏死性肠炎等引起水样腹泻。细菌性水样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每种病都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变化,如霍乱有绿色稀便,冠紫、肉垂肿胀,肝有坏死点或弥漫条斑出血,大肠杆菌有肠壁增厚,严重的有包心、包肝症状。
寄生虫性腹泻 如球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等引起的腹泻。小肠球虫是引起夏季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往往与肠炎混感形成肠毒。
3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水样腹泻
营养性腹泻 饲料中蛋白质过高,石粉、食盐过多等都可引起水样腹泻;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特别维生素A或微量元素也可引起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 在预防、治疗疾病时用药浓度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打乱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而引起水样腹泻。这种粪便臭味较小,抗生素治疗效果很差且加重病情。如用磺胺类药时超过5天就可引起水样腹泻,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对肠道刺激大,用量大或连用5天也可引起腹泻。
管理不当引起腹泻 突然换料,饲喂时不定时、不定量、不定质等都可引腹泻。
水质因素造成的腹泻 如家禽因长期引入脏水、水源被微生物污染或水中含盐分和矿物质的比例过高,都会造成鸡群腹泻。
应激性腹泻 鸡群如突然转群、接种疫苗、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各种应激时,均可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腹泻。
中毒性腹泻 主要有试验中毒、肉毒素中毒、霉菌毒素中毒等,此类疾病有食入毒物史,粪便呈水状,肉毒素中毒夏季多发,主要是食入了腐败饲料、蝇蛆等。
2症状
除病毒性疾病外,一般鸡群整体精神良好,死淘率正常,采食量正常但饮水量剧增,粪便稀薄如水,夹带有未消化的饲料细粒,有的夹带脱落的肠黏膜,不进鸡舍即可听到“哗哗”的稀水样排泄声,并且瘫鸡较多,严重的鸡冠发白,腿爪干燥无光泽,呆立不动。
3防治措施
夏季水样腹泻的原因众多,应本着对因治疗、清肠涩痢、标本兼治的原则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调理肠道,加强营养,定期驱虫。
3.1降温解暑 高温是夏季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降温是首要措施。鸡舍周围种树、绿化的同时遮阳。定时喷水,降低舍温。用高稳VC或解暑药9点到下午3点饮水。有条件的用排风机或水空调降温。
3.2加强饲养管理 定时定量供给合理的饲料,保证饲料的品质,定期消毒,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3.3对疾病的防治 对病毒性疾病用疫苗预防,治疗时用黄芪多糖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细菌性疾病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霉素等药物治疗;防球虫,特别肉鸡后期防球虫和肠毒,可用地克珠立、氨丙啉,同时用中药拌料,加鱼肝油修复肠黏膜;肠道菌群失调时用益生素拌料,加多维饮水。对拉稀时间长,可在饲料中添加0.2%~0.1%的药用木炭末或0.2%的腐植酸钠;饮水中加入葡萄糖和补液盐,防止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