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广泛应用于犬病临床。在犬治疗上效果非常显著,但是过量或者不合理滥用,也能引起一定的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造成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其药理性能,明其弊端,区分不同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法,以期更好地为犬病临床服务。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原因(细菌性、化学性、机械性和免疫性)引起的炎性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早期组织渗出和水肿,从而缓解疼痛。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炎性反应的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在炎症区域的聚集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抗原的处理和提呈;使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干补体的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抗毒素与退热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抵御外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源的敏感性,并能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生性致热源的释放,具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但并未清除致热源。
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抗炎症、免疫抑制、抗毒素作用有利于机体的抗休克。
对组织代谢的影响 增强糖异生作用,增加肝糖原的储备;通过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而使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减少,血糖升高;促进蛋白质分解,造成负氮平衡;兼有盐皮质激素保钠排钾作用。长期应用可引起代谢紊乱。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这是长期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的结果,可陆续出现如兴奋、向心性肥胖、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临床症状,一般无须治疗,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诱发或加重感染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有利于细菌及其他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和扩散,可诱发新的感染或体内潜伏的病灶重新活动起来,如深部霉菌感染、化脓性感染等,这在一些老弱病犬较为明显。另外用药过程中出现皮肤、口腔、肠道、泌尿道的感染也较为常见,其后果往往十分严重,但这类感染的症状比较隐蔽,临床表现轻微,容易被忽视,应注意观察。
消化系统并发症 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也能掩盖溃疡的初期症状,以致出现突发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加以注意。长期使用可使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药物时更易发生此副作用。对少数患犬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停药后的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使停药或激素减量发生困难,甚至在停药后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替代治疗 替代治疗主要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此外,在严重感染、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的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犬,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全垂体功能减退病犬在未先补充糖皮质激素时给予甲状腺素或胰岛素等原因引起的肾上腺危象,必须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作替代治疗。
严重感染或炎症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上应限于严重感染、症状凶险、组织破坏严重,并伴有中毒或休克症状严重的急性感染的危重病犬。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常可迅速缓解症状,减轻炎症,保护心和脑等重要器官,减少组织损害,从而帮助病犬度过危险期。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炎症,在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的前提下,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作辅助治疗;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当严重病毒感染所致病变和症状已对机体构成严重威胁时,须用糖皮质激素迅速控制症状,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某些重要脏器或要害部位的炎症,感染虽不严重,但为了避免组织粘连或瘢痕形成,也可考虑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症状及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例如风湿性心瓣膜炎、损伤性关节炎、睾丸炎、虹膜炎、角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等;在严重感染性炎症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宜用足量短期(3天~5天),达到目的后即可迅速撤药。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对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重症肌无力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有助于缓解症状。对过敏性疾病如血清病、药物过敏、接触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当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时,或病情特别严重时,也可考虑用糖皮质激素作辅助治疗。
休克 适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犬度过危险期。对感染中毒性休克,须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合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要大,用药要早,短时间突击使用,产生效果时即可停用,及早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维持血压和减轻毒血症,帮助病犬度过危险期。对过敏性休克,糖皮质激素是次选药,常与肾上腺素合用。对于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容量休克要结合病因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免疫抑制及允许作用可以减轻炎症,降低呼吸道的高反应性,保护呼吸道的通畅,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急性加重或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可应用短程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以减轻症状。
用药时间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肾上腺皮质在凌晨4时启动,而在下午15时~17时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期。所以应尽量选择在上午8时前用药,这样就可避免影响和抑制犬自身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正常运行。
用药原则 一般情况下,犬因呼吸道、泌尿道炎症引起体温超过41℃时,可将地塞米松加相应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犬运动系统、关节风湿病或椎间盘脱出时,可采用地塞米松加氨苄、普鲁卡因混合后穴位注射或封闭疗法。
犬遇心力衰竭或休克,突击性使用地塞米松可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和改善微循环。
犬食欲正常情况下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适量应用泼尼松龙具有抗炎、抗过敏以及降低气管反应等作用,理所当然与高敏抗菌药联合应用。
用法与用量 应根据犬的病情轻重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突击性用药,比如:犬在中暑时,为防止肺水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的剂量可控制在每千克体重1毫克~2毫克,待症状改善立即停药。还有犬的损伤性休克和大面积烧伤,使犬肌表层血浆大量丢失的同时,使犬的微循环血量大量减少,引发失血性休克。在休克早期,初次使用地塞米松剂量可高达每千克体重4毫克~8毫克,与等渗溶液静滴进入血液后,在皮质类固醇的作用下,水排出减少,血压升高,血沉加快,这样可以维持血压和保证心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临床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与抗生素合用。待休克解除,可迅速减少或停药。
间隔性给药法,例如:犬椎间盘脱出、后肢瘫痪等,采用地塞米松每千克2毫克混合羟基氨苄、普鲁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进针百会、阳关、命门深度1厘米~2厘米,每穴0.4毫升~0.7毫升左右,每隔4天或1周重复给药,直到痊愈。
中长程疗法,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成年犬慢性支气管炎,常用氢化泼尼松维持剂量每千克0.1毫克~0.25毫克口服,隔天1次或最低有效剂量与高敏感抗菌药控制咳嗽,治疗要在2个月~3个月内逐渐减少用药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