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3  来源:《中国猪业》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1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病原体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该病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新生仔猪死亡率高,在个别地区因该病而导致的新生猪死亡率高达31%,猪传染性肠胃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在临床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防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出来,以供参考。

1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仅引起猪发病。病猪和带毒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排泄物、乳汁、呕吐物、呼出气体等均能携带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给易感染猪。新疫区的发病多数是由于引进带毒猪或通过人及其他动物(如耐过犬)为媒介而传播的,新疫区初次发病发病率较高,呈暴发性发生,几乎累及所有猪只,7~14日内乳猪死亡率很高,种猪和母猪呈良性经过并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在老疫区,由于母猪大都具有抗体,所以10日龄后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低,甚至不会发病,而仔猪断奶后切断了补充抗体的来源,重新成为易感猪。猪传染性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末至第二年初春,夏季少发。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很短,一般为24~36小时,也有的延长至2~3日。发病突然,部分乳猪呕吐后腹泻,吐出白色乳块或带黄色粉液的胃内溶物,腹泻物开始稍粘稠.很快成为稀便,粪便呈黄色、灰黄褐色或浅黄水样.有腥臭味,病情特别严重者.病猪肛门及会阴部呈红色。母猪产后患病因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而少乳、停乳,可加重仔猪的病情,甚至还会使仔猪全窝死掉。若母猪产前发病.痊愈后产仔,乳猪将免于发病和死亡。种猪、育肥猪的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减食、腹泻呈喷射状,偶有呕吐症状.一般经过3—7日康复,少有死亡。

3病理变化

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并有黏液覆盖,靠近幽门区可见有较大坏死区;整个小肠气性膨胀,伴有卡他性炎,充血,肠壁发亮。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内,含泡沫和未消化的凝乳块;绒毛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肺、肾等脏器一般无明显病变。

4诊断

4.1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呕吐、腹泻、脱水及胃肠病变可初步确诊。

4.2采取病死猪小肠做冷冻切片或小肠粘膜抹片风干后用丙醇固定,进行荧光抗体染色水洗镜检,可见绿色荧光。

4.3将病死猪小肠及其内容物制成悬液,每毫升加青霉素2000单位,链霉素2000μg,在常温下放置1小时.然后试验仔猪(以2~3日未吃乳的仔猪为最佳),1~2ml/只,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在试验猪发生腹泻后,再取小肠做免疫荧光检测,可发现荧光细胞。

4.4血清学检查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被动血凝试验检测本病,效果均好。

4.5本病应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和猪痢疾做鉴别诊断。

5预防措施

5.1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不要从疫区和病猪场引进猪只,如必须引进种猪或仔猪时.应先进行隔离检疫、饲养1个月,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5.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及时清除粪便及污物,对猪舍地面、用具等用0.1%的除菌净、l0%的漂白粉、2%的烧碱溶液进行严格消毒。对于已发病的猪场.要立即封锁隔离,限制人员来往,严禁其它动物入内,并且要认真做好灭鼠工作。

5.3改善饲养条件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确保猪舍干燥、通风,适当提高猪舍温度,使猪舍温度保持在32℃左右;提供足够干净卫生的饮水。

5.4紧急免疫注射

猪白细胞干扰素的用法:对于保育猪、每瓶注射3~4头;对于中猪,每瓶注射2头;对于大猪,每瓶注射l头,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在该病的暴发期,可在5天后再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进行1次免疫接种。

6治疗措施

6.1西药

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

6.1.1为预防脱水和酸中毒可取氯化钠3.5g、氯化钾l.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水l000mL.配成溶液.让猪自由饮服,对不能饮水的病猪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l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为预防细菌的继发感染,可用庆大霉素、黄连素、氟呱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6.1.2用康复猪的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天口服10mL,连用3天,对新生的仔猪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2中药

6.2.1组方:党参18g、薏苡仁30g、炒扁豆l8g、陈皮12g、砂仁12g、白术12g、桔梗12g、茯苓18g、厚朴18g、半夏曲12g、藿香18g、黄连3g、甘草6g。

方义:本方以参苓白术散合连朴饮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白术、甘草益气补脾;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渗湿健脾;陈皮、砂仁行气化滞而醒脾;桔梗升脾胃清气上达于肺:重用黄莲、清热、行气导滞;半夏曲化痰消食、降逆和胃;藿香辟秽化浊,诸药相配,升降并用,扶正祛邪,共奏益气健脾、清热化湿、止泻和中之功。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罐,加入5000ml的开水.浸湿30分钟后,武火烧开l0分钟后改为文火煎.至剩下1000mL药液时,离火、滤汁、候温后灌服,每天早晚各l次。本方药物用量适合体重10kg左右的猪l0头l天的量,具体应用时.应视猪数量的多少和体重的大小而按比例相应增减药物剂量。

7小结

7.1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急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必须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治疗时应根据临床症状,果断地采用综合疗法,才能迅速有效地阻止病情的发展。

7.2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防疫和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同时.科学配制饲料,保障营养均衡,提高猪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坚决杜绝饲喂霉变饲料.严防胃肠炎疾病的发生。

7.3强化免疫是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的最根本、最经济的措施。根据该病在当地的流行和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可采用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和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最好从母猪开始预防本病.妊娠母猪产前20~30天免疫1次,以保护出生仔猪,必要时产前7天再免疫l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