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9日,长春市动植物公园表演场饲养1只5岁雄性东北虎,发生坏死性皮炎已治愈,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疾病发生初期,患兽右前肢肩关节周围皮肤、肘关节背侧皮肤和臀部两侧皮肤出现小丘疹,外盖有一层易剥离结痂,触之硬固、肿胀,但无热痛;有的皮肤感染创面见有黄豆粒大小感染创孔,创孔周围皮肤颜色发黑,变薄较脆继而痂下组织及创孔深部组织迅速溃烂、坏死,形成表面病灶小,皮下却呈囊状坏死区,内部组织腐烂,有时积有少量稀薄恶臭液体;后期疾病加重,皮肤感染创转移至头部、两后肢及体侧皮肤、腹部皮肤未见感染创,动物体况下降,食欲减退。
2 诊断
在病变较重右前肢肘关节背侧皮肤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采取病料,用生理盐水制成10倍悬液,给家兔及小白鼠皮下注射,所接种动物日渐消瘦,接种部位2 d后出现局部坏死,经8~10 d后死亡,从转移肝脏坏死灶中提取病料,在严格厌氧环境、葡萄糖肉汤培养基进一步培养36 h后,制作涂片,经复红—美蓝染色镜检,见有着色不匀,呈长丝串珠状菌体和杆状菌,即坏死杆菌
临床见感染灶形状外观小创孔或形成结痂,其下组织形成囊状坏死区,继而溃烂。该症状为坏死性皮炎的典型特征。
据此诊断为东北虎由坏死杆菌感染的坏死性皮炎。
3 综合防治
3.1 将患兽单笼饲养,固定饲养用具,固定人员饲喂,每日将动物排出粪尿彻底清理并及时处理掉,笼舍、卧板、地面及周边环境用火焰灭菌消毒和优氧净(1∶2 000)消毒,食具用高锰酸钾(1∶500)浸泡消毒。
3.2 清理创口 剥离结痂,用剪刀将周围坏死组织剪掉,并用刮勺将残留创面坏死组织及其污染物彻底清理干净,再用盐水、双氧水、庆大霉素冲洗创面,外敷高锰酸钾粉与消炎粉(按1∶1配比)开放创口,〖HJ〗建立无氧环境,彻底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3.3 抗菌消炎 肌肉注射头孢哌酮钠和安噻隆(头孢曲松钠)交替使用,口服土霉素片和磺胺增效联磺片、甲硝唑片等,每疗程为7~10 d。
3.4 加强营养 增强机体抗病力:肌肉注射胸腺肽注射液、口服维生素E、C胶丸和21金维他;口服保肝及营养心肌药物如护肝片、肌苷等;饮水改用人工补液盐,同时调整饲料,每日饲喂新鲜牛肉、鸡肉、猪肉、奶粉等。
每日换药1次,创面外敷双料喉风散,防止皮肤溃烂,同时可避免苍蝇、蚊虫叮咬伤口。经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受损皮肤及皮下组织在3~4周后基本修复,长出新的被毛,饮食欲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