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入饲料与饮水中给药
这是目前规模化猪场最常用的群体给药方法,多用于长期预防性的给药,将药物先制成预混剂,然后均匀地拌入饲料中喂服,或者将能溶解于水的药物混入水中饮用,现配现用,当天饮完,剂量为混饲的一半。
混饲与饮水给药,也要按规定的用量添加,否则也可能中毒。
这里介绍一下四阶段药物保健:可有效地控制猪场的细菌性疾病的流行,这四个阶段是:① 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时加药保健;② 仔猪断奶后一周(大约35日龄);③ 保育猪转入肥育舍后一周(大约65日龄);④ 120日龄左右一周;
① 用药方案1:主要以拌入饲料中给药为主,具体如下:
猪场保健目的是杀死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控制病原。保健的药物选择有3大项,分别为呼吸道为主的、消化道为主的、血液原虫等。
呼吸道:氟甲砜霉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六甲、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等。
消化道:恩诺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吡哌酸、磺胺脒、土霉素、壮观霉素、磺胺二甲、粘杆菌素、乙先甲喹(痢菌净)等。
原虫(支原体、弓形体、附红细胞体、衣原体等):四环素类、磺胺类、三氮脒等等。
药物的配伍应用:呼吸道+消化道+原虫+寄生虫+免疫增强剂。
不同季节的预防重点:冬、春季节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夏、秋季节以消化道、血液原虫为主。
保健用药组方
纽氟罗+强力霉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
支原净+阿莫西林+黄芪多糖+电解多维。
磺胺六甲(进口)+增效剂+土霉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小苏打。
林可霉素+壮观霉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
泰乐菌素+磺胺二甲(进口)+增效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小苏打。
爱乐新+氟甲砜霉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
以上配方进行循环应用。
② 用药方案2:
方案2特别强调母猪产仔前后1周、及仔猪断奶后1周内的保健用药方案,这两个阶段可能是猪场效益的重中之重,如产后1周,仔猪的免疫抗病能力完全由母源抗体提供,受母源抗体水平和母猪健康的影响较大,同时,这种保护的可靠性完全由母猪体况决定,保护的时效也不长,所以,有必要通过过奶方式提供双重保护。
至于仔猪断奶阶段,则正是一个世界难题,仔猪断奶应激特别是心理上的应激不可避免,严重的会引发仔猪断奶综合症,继发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造成大规模死亡,强烈应激引发机体内环境失调,酸碱平衡紊乱,钾钠代谢异常,血浆、体液的渗透压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大量失水,所以,必须补充相应的电解质元素、平衡酸碱度添加剂、改善内循环、并采取措施防止脱水发生,减轻自体中毒事件等;同时,应激导致组织大量消耗能量,动用体内储备的能量,糖原含量急剧下降,同时大量的酶和其他代谢中间供体的参与使得机体对维生素和氨基酸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造成大量脱水的同时,各种营养物质得不到满足,机体很快会进入衰竭状态,所以也有必要补充能量和氨基酸成分;应激同时导致巨噬细胞、T型淋巴细胞和B型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非特异性免疫衰竭,导致全身的抗病能力下降,所以,有必要补充一些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补体添加剂等。
所以,在断奶仔猪断奶阶段,除了在饲料中进行药补外,最好能在饮水加入补液盐(电解质如氯化钾、碳酸氢钠等)、电解多维(维生素)、葡萄糖(能量)、氨基酸、黄芪多糖和干扰素或转移因子或活性小肽倍康肽等(免疫增强剂)。
补液盐配方:氯化钠3.5克、碳酸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凉开水至1000毫升,以此作为饮水。其他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氨基酸、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肽、以及氟苯尼考200PPM+金霉素200PPM、阿莫西林等,也可以加入饮水中一起服用一周。
同时,母猪产后也建议使用上述配方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