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雪山乡绵羊蠕形蚤的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8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67

雪山乡地区地处玛沁县的东西部,位于东经98°48′~100°56′北纬33°43′~35°16′玛沁县境内的阿尼玛卿山区,属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平均海拔高度在4 100~4 500 m。气候寒冷,光、水资源丰富,热量不足,水热同季,雨量稳定。春季较干旱,日照长,风速大,夏季多冰雹,冬季严寒,冬春季节易出现风雪灾害。是玛沁县的最大牧业乡之一,以绵羊、牦牛为主。为了摸清该乡绵羊在春季牧场感染蠕形蚤感染强度、发育以及防治措施,为今后该乡的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2000年4月起对该乡分片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雪山乡每村抽取20只,总计数120只绵羊,为调查的对象。

1.2方法:州、县、乡兽医站、村民间兽医防疫员,牧户三者的配合联防,进行实地调查疫情及时报告、视诊进行全面调查防治。

2 调查结果

2.1 以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寄生性蠕形蚤呈地方流行病,由各地区引进畜种发病快,传播到全乡各村邻近的羊群的感染,据地形高低,蠕形蚤患畜的数目也不一样。该乡处于高山,适合蠕形蚤的生活,高山放牧的绵羊个体感染,15~35条/只,感染率为55%;低洼放牧的在50~70条/只,感染率为72%。每年3月中旬,放牧绵羊进入春季草场时便有大量的蠕形蚤侵袭羊体,寄生部位主要为颈部两侧及股内侧吸取大量的血液,维持虫体自身的发育过程,4月下旬~5月上旬为侵袭高峰期。

2.2 临床症状:患蠕形蚤的绵羊,体表被毛粗糙,消瘦,食欲不振,有剧痒不安的表现,在皮肤毛根部可发现如黄豆大小的土灰色的虫体,头部钻进体内吸血,周围有大量蠕形蚤排出的黑色小颗粒粪便,粘在毛根部。

2.3 发育史:绵羊蠕形蚤,体形左右扁平,有3对发达的足,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端有1对触角,下唇须节数较多,土灰色,体长在7~14 mm。属完全变态,每年的3月份成虫大部分通过草尖侵袭到羊体上进行繁殖,雌雄交配后,雄蚤死亡,脱落,而雌蚤则寄生在一个部位不动,吸取血液,继续发育。经10d左右随粪便产下虫卵,现经8~12d孵出幼虫,幼虫脱皮数次后发育为蛹,蛹经18~25d发育为成虫,到5月中旬气温上升时,青草即将长出,雨量的不断增多,蠕形蚤也就随之离开畜体,生活在牧户的帐房周边,羊舍边,牛粪窝等稳蔽地方,经3~4月,入秋之时慢慢出现在草场。

3 防治

3.1药浴:采用标准的绵羊药浴池,用螨净化剂,在药浴池内按1∶1000,250mL/L浓度配制,利用水泵使药液喷射到绵羊体表,每圈按500只羊最为适宜,直径约15cm橡皮管喷射药液需4min。

3.2灌服:虫克星(青海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生产,批号(990914)100片/瓶(500片/瓶),5mg/片,按体重0.5mg/kg剂量,在温水中制成药液进行灌服。

3.3溴氰菊酯: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含溴氰菊酯5%,用10 mg/L溴氰菊酯,喷雾羊体,杀灭蠕形蚤,安全高效,理想方法。

4讨论和建议

4.1本乡的几个村都没有正规的标准药浴池进行绵羊药浴和淋浴工作。每年8月份药液直接用水制成后喷雾器使用到羊体表面,慢慢渗透,药浴密度在98%左右,而且由于交通不便,草场分散等原因,每家每户用农用背式喷雾器对绵羊体表进行喷雾,渗透力不强,若遇到风天,覆盖在绵羊体表的药液只能是潮湿的一层,经阳光照射挥发后,根本起不到驱虫作用。3年的普查表明,感染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达不到驱防工作的指标。为此,自2000年以来在州县乡业务人员和业务部门的支持下,经2000~2003年3年的调研,全乡绵羊在8月份进行定期、全面的药浴驱虫工作,药浴密度保持在98%左右,2000~2003年,普查表明,患病感染率下降至20%疗效显著,这对畜体的疫情及以后的出拦率和上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2本病该乡尚未消灭,虫体有着特殊的寄生吸血方式,对外界药物及内服药有严格选择性,防治中要做到浓度、剂量均达到标准,药浴、服药一只不漏,才能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初步明确蠕形蚤为该乡绵羊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种,以及不同地区的优势虫种,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畜制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建议。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