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羔羊痢疾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8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66

羔羊痢疾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经消化道感染或经脐带和创伤感染而引起的,多发生于7日龄左右的初生羔羊。

1.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拉恶臭的白色、黄 色以至绿色稀水样粪便,迅速消瘦,眼窝下陷。口流泡沫,被毛粗乱,粪中带血,最后死亡。

2.预防 加强管理,注意卫生,产前产后对圈舍彻底清理消毒,接羔时注意清洁。

3.治疗初病以清理肠道与杂菌消毒为主,先灌服6%硫酸镁溶液20~30毫升,经6~8小时后,灌服0.5%高锰酸钾溶液20~30毫升,第二天可再灌服一次。或用下列药物治疗。土霉素粉剂: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每日2次,连服用3日;土霉素针剂:10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续3日;合霉素粉剂:每日0.5克口服,连服用3~5日;合霉素针剂:每次肌肉注射125毫克,每天2次,连用3~5日。另外,还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脒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