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瘟、梭菌病、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导致严重肠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3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网  作者:青青  浏览次数:374

1基本情况

某猪场基础母猪存栏110头左右,保育舍仔猪260头左右,从2008年4月份始,保育舍仔猪发生腹泻为主症状的病情,腹泻之初类似消化不良性过料,很快(24小时内)转变为水样腹泻,并随之出现死亡,病程长的还可见到腹泻物有绿色、黄绿色等变化,常规抗腹泻药物无效,按消化不良治疗也无任何效果。群体发病率约1/4~1/3,当月死亡29头,超过10%,5月份又有一次发病症状与4月份相似,5月份死亡也超过10%,6月3日笔者应邀到猪场诊视。

2临床症状

猪群精神状态一般,不时的有仔猪到料槽采食,对外界刺激灵敏,毛色暗,少有光泽,泪斑浓重,部分小公猪尿系大。走近观察时,大部分栏内有稀便,有的栏下地面上可见水样便痕迹,稀便多呈淡灰色类似水泥的颜色,也有绿色、黑色、略带黄色的稀便,但总体上看正常粪便仍占大多数。腹泻的猪与体况、体重、性别无关系。另据主诉:死亡的猪体况都不算差,而且大部分是体重较大的仔猪,上午采食还很正常,下午可见走路不稳,傍晚则见死于栏内,用过很多药物也没效果。抓住一些仔猪放到眼前细观察时,偶见有些猪耳背、体表分散有细小出血点。

3解剖变化

剖检当天死亡的猪1头,病危猪1头,所见病变如下:

心冠脂肪上散在少量出血点,心内膜有出血斑。肝脏色暗,表面散在白色坏死斑,胆囊充盈。肾土黄色质脆。脾肿大,有丘疹样结节。全身淋巴结肿大水肿切面多汁。胃内充满食物,胃黏膜多处脱落,胃底黏膜出血。小肠内空虚,有黄色泡沫状液体。大肠内有多量水样液体及气体,肠腔膨胀,肠壁变薄。回盲交界附近、结肠黏膜有多量轮层状溃疡,突出黏膜面,中央有凹陷。

4化验室检测

4.1随机采血10份,检测猪瘟抗原,有3份呈阳性反应。

4.2病危猪大肠全段,检测内容物及肠黏膜刮取物,检出有沙门氏菌及革兰氏阳性梭菌。

5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剖检特点及化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为猪瘟病毒、沙门氏菌、梭菌混合感染。

6控制

6.1控料。改自由采食为按顿投料,治疗期间每天投料量为猪体重的3%左右。

6.2恩拉鼎(安来霉素4%,美国先灵葆雅)1千克,阿梅诺1千克(复合氯基酸、维生素预混剂,意大利雅士可)乳酸诺氟沙星预混(含量标示5%)5千克复方阿莫西林(标示含量10%,含克拉维酸)1 千克。以上为每吨饲料添加量,连续使用5天。

6.3猪瘟细胞源弱毒苗10~20头份(根据猪体重大小,每千克体重约1头份),疫苗伴侣(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含免疫活性肽)1亳升,混针肌肉注射,仅注射1次

6.4饮水中加入疫苗伴侣,按每头猪每天1亳升计,连用3天。

6.5每天清理粪污2次,安灭杀(戊二醛与多种季铵盐类合剂,美国先灵葆雅)1︰300稀释每天消毒1次,病死猪尸体及污染物无害化外理。

疗程结束时猪群已经停止死亡,猪群恢复自由采食。

7小结

针对梭菌的措施:梭菌病一旦在猪场发生就很难根除,可以采用脉冲式投药的方法较好地控制本病,最经济有效的药物是恩拉鼎,脉冲式投药时用量为每吨饲料150~200克,用一周停2周,循环使用。夏季时本病高发,猪场可以在产房母猪饲料、断乳仔猪饲料、刚下平床仔猪饲料中按200克/吨料做长期添加,没有药物残留问题。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