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败血型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81

流行病学:集约化养猪场易流行链球菌病,尤其通风不良、闷热、低矮的猪舍更易发生。所有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以30-60千克的架子猪多发,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偶见怀孕母猪发病,成年猪发病较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伤口、呼吸道感染,还可经消化道感染,新生仔猪常经脐带感染。该病为地方流行性,在新疫区呈暴发性发生,多数为急性败血型,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甚高。慢性型呈散发性。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5-11月多发。

临床症状: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不见明显症状就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升高40-42℃,全身症状明显。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或腹泻,在耳、腹部、四肢末端、后臀部及睾丸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病理变化:以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浆膜炎为主,血液凝固不良,耳、腹下及四肢末端皮肤有紫斑,黏膜、浆膜、皮下出血,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黏膜出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肿大,有的切面坏死或化脓。黏膜、浆膜及皮下均有出血斑。心包及胸腹腔积液,浑浊,含有絮状纤维素,附着于脏器,与脏器相连。脾肿大。

预防治疗:防治原则是加强管理,注意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发现病猪立即隔离,严格消毒。治疗可用大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连用3-5天。氨苄青霉素,先锋Ⅳ、先锋Ⅴ、先锋Ⅵ,小诺霉素和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磺胺五甲氧早期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免疫预防可用灭活疫苗或弱毒冻干苗注射,免疫期6个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