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兔传染性鼻炎在一些规模化养兔场的流行非常广泛,该病具有传播快、危害大的特点,死亡率虽然不高,但严重影响家兔生产性能。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如何防治该病,谈谈体会。
1病因
该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而引起。这两种病原菌普遍存在于兔群当中,当兔群的内部条件和环境因素有利于传播和降低兔体抵抗力时,就会促进该病的发生,主要可以通过接触病兔的飞沫、被病原菌污染的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气侯突然变化或兔舍卫生不良,通风不好,使兔舍内空气不洁、氨味过浓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主要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不定,急性型为数小时,慢性型的为2~5天,各个年龄段的家兔都有易感性,但以成年兔和青年兔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初期家兔表现为打喷嚏、咳嗽、鼻塞,鼻腔中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鼻液,由于鼻腔渗出液的刺激,在鼻腔周围形成炎症、溃疡并结痂。病兔不断用前爪摩擦外鼻孔,有些症状较重的家兔,由鼻炎渐渐发展为气管炎、支气管炎或大叶性肺炎。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被毛无光泽、渐渐消瘦,出现鼻塞性杂音、呼吸困难、发热、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最后衰竭而亡。幼兔病程较短,一般在3~5天内死亡,成年兔病程较长。
3治疗与预防
3.1预防措施 对该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
3.1.1疫苗注射:对怀孕初期的母兔和30日龄以上的家兔,注射呼吸道二联苗(巴氏杆菌病和波氏杆菌病二联苗),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每年注射两次。
3.1.2消毒
3.1.2.1空兔舍的消毒:空兔舍可用2%苛性钠(火碱)溶液,对地面、屋顶、墙壁和兔笼进行喷雾消毒。也可用熏蒸法消毒:方法是每 28.3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0毫升加高锰酸钾200克,进行熏蒸。在熏蒸时要密闭兔舍,舍内温度要求在21℃,湿度80%以上。每半年熏蒸一次。
3.1.2.2带兔消毒:兔舍内还应连同兔子每周消毒一次,可用0.05%百毒杀或3%~5%过氧乙酸对兔体、兔笼、墙壁、地面等喷雾消毒,喷雾时以兔笼挂满水珠为宜。
3.1.2.3水槽、料槽每两周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或用0.1%新洁尔灭浸泡5~20分钟,取出晾干。
3.1.3通风换气:规模化兔场修建兔舍时,必须留好通风口,要定期对兔舍进行通风换气。必要时要安装排风扇,以保证兔舍内空气的流通、新鲜、洁净,以降低氨气以及硫化物等刺激性气体的含量。
3.1.4 兔舍内要定期清理粪便和污物,以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粪尿发酵、腐败,释放有害气体。
3.1.5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规模化养兔场一定要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确需引种时,一定要到无该病流行的兔场去引种。种兔引入后,一定要隔离观察15天,确实证明无该病时方可入场。
3.2治疗
3.2.1滴鼻: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毫升(0.5克)溶解青霉素G钠(80万)滴鼻,每鼻孔滴1~2滴,每日2次。如鼻孔周围有结痂形成,可先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患部,将结痂除掉,再将脓液清洗干净后,再行滴鼻。用该法滴鼻,一般用药2~3天痊愈。
3.2.2 注射:对一些发病较重,全身症状明显的家兔,可在滴鼻的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G钠40万/只,每日2次,或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只兔每次2毫升(0.2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