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药理毒理 » 正文

IBV分离株部分S1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28  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355
核心提示:摘 要:参考GenBank上的IBV S1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一对跨幅约0.6 kb的引物,RT-PCR对6株IBV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序列

摘 要:参考GenBank上的IBV S1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一对跨幅约0.6kb的引物,RT-PCR对6株IBV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序列分析显示,这些病毒从时间、空间和组织嗜性都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2株从传染性腺胃炎病鸡中获得病毒(ZC4-3株和DB239-1株)属于既不同于国内其他分离毒株,又不同于国际参考毒株的独立一群。通过对IBV的分析,认为现流行的IBV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分别利用嗜肾性、嗜呼吸道性和嗜腺胃性的毒株研制疫苗,对我国IBV的防疫十分重要。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序列;进化关系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最早发现的成员,也是冠状病毒科的代表种。冠状病毒为ssRNA、有囊膜的病毒。冠状病毒科有2个属,即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和凸隆病毒属(Torovirus)[1],IBV与火鸡蓝冠病病毒(Blue comb disease virus ofturkeys)和至少其他9种哺乳动物的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属的成员。禽的冠状病毒主要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火鸡蓝冠病病毒,而火鸡蓝冠病病毒只感染火鸡,并不感染鸡[2]。此外,还从表现矮小综合征的病鸡中分离到很象小冠状病毒的病毒颗粒,称为类冠状病毒颗粒[3]。IBV以高度易变、难以预防、经济损失严重等特点使得世界各国对它的研究一直很重视[4]

IBV含有3种主要的病毒特异蛋白,纤突蛋白(S),膜蛋白(M)和内部的核蛋白(N)。病毒中和抗体和HI抗体由表面的大突起,即纤突蛋白S诱导产生的,它是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成分[5-6]。S由S1和S2两个亚单位组成。Koch用单克隆抗体揭示S1上有3个部位,一个部位可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另一个部位产生中和抗体,第3个部位不产生任何一种抗体,但可产生交叉反应[7]。检测S1基因的序列有助于IBV血清型的分类[8]。鸡IBV不同的血清型、亚型和变异株的产生通常认为是由病毒核酸的点突变、插入、缺失或RNA重组引起的[9]。这种变化在对S1基因的分析上尤其明

[10]。因此,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IBV的血清型变异,对S1基因的序列进行比较是有用的。

本研究应用S1基因的一对引物,对6株从病鸡中分离获得的病毒进行了RT-PCR和序列测定分析,以探索这些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病毒来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 IBV标准毒株M41株由澳兰百特生物公司惠赠。

1.1.2 主要试剂与工具酶 TaqDNA聚合酶、MgCl2、反转录酶M-MLV RT、Rasin、dNTP和DNA标准DL 2 000为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

1.1.3 引物 利用Primer 5.0软件,参照GenBank上发表的IBV S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跨幅约0.6kb的引物。该区段包含了S1基因C末端的1 097~1697的片断。引物序列如下,S1:5′-CATAACTAACATAAGGGCAA 3′;S2:5′-TGGTCCTCTTCAAGGTG3′。

1.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所有接触RNA的试剂及器皿均需无Rnase污染,玻璃容器在烘箱中160 ℃干烤2 h以上。塑料制品用1mL/L的DEPC水溶液浸泡处理,121 ℃灭菌30 min,除去残余的DEPE。所用试剂一律用1mL/L的DEPC水溶液配制,并高压灭菌。

5×TBE缓冲液的配制:每升溶液含54 g Tris碱,27.5 g硼酸,20 mL 0.5 mol/L的EDTA(pH8.0)。电泳工作液为0.5×TBE(将以上溶液`10倍稀释)。

1.1.5 IBV毒株来源 DB2是2007年10月从东北地区某鸡场病鸡尿囊液中分离,D-4和D-2是2007年7月从山东青岛某鸡场病鸡腺胃中分离,ZC4-3是2007年5月分离自山东诸城某鸡场病鸡的腺胃,QD05-1是2007年4月分离自山东青岛某鸡场病鸡的肺气管。DB239-1是2008年1月分离自东北某鸡场病鸡的腺胃。

1.2 方法

1.2.1 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将上述病毒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50倍稀释,经尿囊腔接种于9日龄~11日龄SPF鸡胚,剂量为0.2mL/胚,置37 ℃继续孵化,弃去接种后24 h内死亡鸡胚。收集接种后培养36 h~48 h的鸡胚尿囊液,置-20 ℃备用。

1.2.2 病毒核酸的提取 取病毒尿囊液,反复冻融3次,5 000 r/min离心30 min。弃沉淀,取上清400 μL,加600μL裂解液,颠倒混匀,加450 μL氯仿,振荡,-20 ℃沉淀10 min,1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650μL,加800 μL异丙醇,颠倒混匀,-20 ℃沉淀1 h。13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用750mL/L的冷乙醇冲洗1次,用吹风机将核酸吹干,待用。

1.2.3 反转录流程 反转录过程(采用20 μL体系),RT专用水11 μL,buffer 4 μL,dNTP(10 mmol/L)2 μL,M-MLV(200 U/μL) 1 μL,Rnasin(40 U/μL) 0.5 μL,Pa+Pb(50 pmol/μL)0.75μL+0.75 μL。用以上体系溶解核酸,将反转录体系置于水浴锅中42 ℃作用1 h。

1.2.4 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扩增(采用30 μL体系),ddH2O 17 μL,buffer 3 μL,MgCl2(25 mmol/L) 4 μL,dNTP(2.5mmol/L)2.5 μL,Taq酶0.5 μL,Pa+Pb(50 pmol/μL) 0.5μL+0.5 μL,模板(即反转录产物)2 μL,进行PCR:94.5 ℃2 min;94.5 ℃ 30 s,55 ℃ 40 s,72 ℃ 60 s,30个循环;72 ℃延伸9 min。

1.2.5 PCR产物检测 PCR产物于10 g/L琼脂糖凝胶,5 V/cm直流稳压电泳45 min。紫外透射分析仪观察,照相记录。

1.2.6 PCR产物的纯化 按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的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2.0说明书进行,具体步骤如下:切下含DNA的琼脂糖块,使其尽可能小,放入1.5mL离心管中。称量胶块重量,计算胶块体积,计算体积时,以1 mg=1 μL进行计算。向胶块中加入3个凝胶体积量的胶块溶化液DR-Ⅰbuffer。混匀后,75 ℃加热溶化胶块,间断震荡混合,使胶块充分溶化。向上述溶化液中加入DR-Ⅰbuffer量的1/2体积量的DR-Ⅱ buffer,均匀。将试剂盒中的Spin Column置于CollectionTube上,将上述溶液转至Spin Column中,12 000 r/min离心1 min,弃滤液。将500 μL的RinseA加入Spin Column中,12 000 r/min离心30 s,弃滤液。将700 μL的Rinse B加入SpinColumn中,12 000 r/min离心30 s,弃滤液。重复最后一步。将Spin Column置于新的1.5mL的离心管,在Spin Column膜中央处加入25 μL的Elution buffer。室温静置1 min。12 000r/min离心1 min,洗脱DNA。

1.2.7 连接反应 将纯化产物与T-载体连接,灭菌的0.2 mL薄壁管加入纯化产物4 μL,pMD18-T载体1 μL,溶液Ⅰ5μL,轻轻吹打均匀,于4 ℃下过夜连接。

1.2.8 转化 将感受态细胞从-70 ℃冰箱中取出,在冰盆中冰浴,加入10 μL连接反应液,冰浴30 min。在42℃水浴中热激90 s,冰浴2 min~3 min,迅速加入不含氨苄的LB培养基至终体积1 mL,于37 ℃摇床中,160r/min摇1 h。取1个含Amp的平皿,将混合好的IPTG 10 μL和X-Gal 50μL均匀的涂布于平皿上,待完全吸收。将转化的菌液8 000 r/min,离心3 min,弃上清至剩余200 μL,将菌体悬浮200μL全部涂布于LB平皿上,37 ℃培养过夜。挑取圆滑的白色菌落提取质粒。

1.2.9 质粒鉴定 将3 mL含相应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到通气良好的15mL的试管中,接入1个单菌落,于37℃剧烈振荡培养过夜。取1.5 mL培养物加入1.5 mL离心管中,于4 ℃,12 000r/min离心5 min,吸尽培养液。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μL预冷的溶液Ⅰ(50 mmol/L葡萄糖,25 mmol/LTris-HCl pH 8.0,10 mmol/L EDTA)中,剧烈振荡。加200 μL新配制的溶液Ⅱ(0.2 mol/LNaOH,10 mL/L SDS),缓和振荡,冰浴5 min。加150 μL预冷溶液Ⅲ(50 mol/L KAc 60mL,冰乙酸11.5 mL,水28.5 mL),缓和振荡,冰浴5 min。于4 ℃,12 000 r/min离心5min,将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加等量饱和酚-氯仿,振荡混匀,4 ℃以12 000 r/min离心5min。用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双链DNA,振荡混合,于-20 ℃放置30 min。4 ℃ 12 000 r/min离心10min。用750 mL/L乙醇于4 ℃洗涤DNA,将离心管倒置于1张纸巾上,再将附于管壁的液滴除尽。加20 μL的1×TE(含20μg/mL无DNA酶的胰RNA酶),振荡,取少量进行PCR鉴定。

1.2.10 测序 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完成。

2 结果

2.1 不同毒株的S1基因扩增结果

不用毒株的S1基因扩增结果见图1。

2.2 IBV各分离株部分S基因系列进化树

IBV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参考毒株基因序列发生进化树和序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见图2和图3。

1.DB2-3;2.D-2;3.D-4;4.ZC4-3;5.QD05-1;

M.DNA标准DL 2 000;6.DB239-1

1. DB2-3;2.D-2;3.D-4;4.ZC4-3;5.QD05-1;

M.DNA Marker DL 2 000;6. DB239-1

图1 各分离株的S基因RT-PCR

Fig.1 RT-PCR of the isolates S gene

图2 IBV各分离株S基因系列进化树

Fig.2 Phylogenetic tree for S gene of IBV isolates

图3 IBV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参考毒株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

Fig.3 Sequence distance analysis for S gene of IBV isolates and IBVreference sequence in GenBank

此6株分离株和9个参考毒株进行综合分析,它们的同源性最高可达99.8%,最低59.8%,遗传距离在0.2%~28.7%之间。其中ZC4-3和DB239-1与其他毒株的遗传距离较远。

3 讨论

由于IBV变异性强,因此引物的设计必须在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内进行,以便能获得1对能广泛应用于所有IBV的通用引物。但为了能对分离的病毒进行分类,又必须选择能代表病毒基因变异的区域进行研究,S蛋白基因被很多科学家当作IBV分型的主要研究对象。

从临床上表现典型临床症状的病鸡组织中分离到6株病毒,其中ZC4-3株和DB239-1株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较低,说明我国流行的IBV与疫苗毒株和国际上许多毒株发生了明显的变异。不论是从组织嗜性、分离时间、发病鸡品种和地理上看,这些病毒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地规律性变化。ZC4-3株和DB239-1株又属于与所有其他分离毒株不同的一群。

IBV不断发生变异,给由IBV引起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预防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快速、及时地对所分离的IBV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IBV的防疫十分重要。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