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用药常识 » 正文

饲养家兔时尽量少用抗生素来治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08  来源:畜牧经理人网  作者:青青  浏览次数:252

1 发病情况

2008年11月,河北省廊坊市某兔场共饲养獭兔250只,发生以腹泻或排胶胨样粪便为主的一种疾病,病程短,1~3天死亡, 35只兔发病,年龄不等。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效果不佳,遂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就诊。经了解,该兔场只注射过兔瘟与巴氏杆菌二联苗,未注射其他疫苗。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剖检

病兔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脱水,消瘦。刚断奶的病仔兔腹部膨胀,粪便呈串,且外包有透明、胶胨样黏液,大多数出现腹泻的当天死亡。剖开腹腔可嗅到特殊的臭味,胃内充满饲料,胃壁胃底多处出现黑色溃疡斑,小肠与盲结肠充满气体。小肠卡他性炎症,管壁菲薄、透明,盲结肠内容物呈黑绿色,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或充血。

3 诊治

3.1 涂片镜检

无菌取病死兔的肝、脾抹片,革兰氏染色, 镜检可见呈蓝色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单在或成双,有荚膜;有的呈红色的带有鞭毛的卵圆形、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细菌培养

无菌取病死兔的十二指肠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观察到麦康凯平皿上有纯度较高的发酵乳糖的红色菌落;取肝、心血划线血平板、厌氧培养24小时,可见到典型的双重溶血圈的菌落;无菌采取肝脾组织接种于厌氧营养肉汤培养基培24小时,出现浑浊,并产生了大量气体。

3.3 毒素检验

取大肠内容物用生理盐水1∶3稀释,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上清液经除菌滤器过滤。滤液腹腔注射体重16~20克的小鼠数只,剂量0.1~0.5毫升,均在24小时死亡。

3.4 药敏试验

取分离菌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测得该菌对氟苯尼考、蒽诺沙星高敏,对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脒等均不敏感。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兔大肠杆菌病与魏氏梭菌病混合感染。

5 治疗

5.1 立即隔离病兔,对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清扫兔舍兔笼,对兔舍、兔笼及其周围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

5.2 在健康兔和断奶前后的仔兔配合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5.3 发病兔全部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10毫克,每日1次,连用3日;在饮水中加电解多维和益生素,严重的病兔灌服次硝酸铋,经过采取上述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除当天9只脱水严重的发病兔死亡外,其余的病兔病情逐渐好转,全部治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