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规模化养兔场效益低所采取的措施
规模化养兔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但是规模化养兔场办起来太过艰难,所以应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化养兔路子,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饲草饲料资源、场地资源等发展养兔生产。
采用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避免高密度大规模养兔的很多弊端,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建立一个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工作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种兔质量,一头抓加工和市场,疏通销售渠道,形成产业。也就是说,龙头企业只办一个优良的种兔场,培育优良生产种兔,供给基地的养兔大户,收购他们生产的商品兔,加工后的兔肉、兔皮分别销往市场,龙头企业成为养兔户和市场的桥梁。这样把养商品兔的环节交给了农户,划大规模为小规模,但从区域上看仍具有群体优势。
解决好产业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龙头企业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聘请本行业的专家作技术依托,在初期运作过程中先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管理层人员;在农户引种前先进行技术培训,让受培训者懂得配套技术,即在引进种兔以前先搞好兔舍兔笼建设,兔舍兔笼建设应符合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的要求,准备好饲料、饲草,会配制饲料,懂饲养管理程序和繁殖技术。龙头企业在专家的指导或直接参与下制定兔病防控程序,组织技术服务队,统一防疫、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顺应时代要求生产绿色兔肉 兔肉具有“三高三低”的营养特点,即高蛋白质、高消化率、高磷脂,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所以常吃兔肉有美容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尤其是对降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有一定作用,所以被称为保健肉、滋补佳品。专家认为:21世纪,兔肉是人类获得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人类需求动物蛋白质的1/3将来源于兔肉。
由于兔肉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激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没有多大作用,所以相对来说是安全的。但长期、大量添加抗生素和含重金属元素的添加剂,不仅会破坏兔的免疫系统,降低其抗病力,使育成率降低,而且兔肉中抗生素和
重金属元素残留超标也影响食用
安全。所以,应顺应时代潮流,采
用生态养兔法,不用抗生素和重
金属元素添加剂,生产无公害绿
色兔肉,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扩大
国内外市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兔场还都是粗放型、小规模的,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由家庭副业型向专业化、由传统型向科学化转变,“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就是这一转变时期的产品。也就是说,我国规模化养兔刚刚开始,养兔规模、集约化程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要达到先进国家的生产水平,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提升,一定会很快缩小这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