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仔猪腹泻病的防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7  来源:今日畜牧兽医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98

严格来讲腹泻本身只是一种症状,传染性因素、寄生虫等诸多因素都能引起该症状的出现。在此本人结合生产实际针对仔猪(0~70日龄)阶段常见的、危害大的传染性腹泻疾病做简要论述。

1细菌性因素引起的腹泻病

猪只生长发育的过程始终存在着猪只与微生物及体内外环境的制约平衡,当这种平衡因为管理疏漏、冷热不定、断奶等各种应激因素被打破时,猪只抵抗力下降,有害菌大量繁殖占据统治地位,进而使猪只表现出病症。像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引起副伤寒的沙门氏菌都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他们引起仔猪犯病就是在菌群失调后趁虚而入的。下面对比了这三种病:

黄痢:1~7日龄多发,死亡率高,仔猪突然下痢,排泄物清亮,颜色不一,多呈黄色水样,腥臭;胃肠卡他,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胃黏黏膜红肿、胃底腺区黏膜红色至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肿。

白痢:10~30日龄,死亡率低,体温正常、排白色、灰白色、黄白色粥状稀便, 胃肠卡他,胃内有多量凝乳块,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肿。

副伤寒:1~4月龄,哺乳仔猪少发,死亡率高。慢性病例仔猪持续性、黏液出血性或水样黄色下痢 。慢性病例大肠黏膜呈典型的扣状坏死和溃疡,或黏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肝、肾、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肝有小坏死点。

2防控措施

2.1加强饲养管理,给猪只提供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

2.2依据猪场实际情况,做好免疫

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在母猪怀孕后期进行预防接种。可供选取的疫苗种类有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以及基因工程苗,可依据本场实际合理选用。副伤寒的预防在仔猪断奶前免疫疫苗,市面上可供选取的疫苗,有肌肉注射的也有口服的,建议使用后者。副伤寒的免疫副反应较大,免疫后做好对猪群的观察。

通过以上的免疫,降低了仔猪对疾病的易感性。

2.3减少仔猪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

2.3.1做好母猪产前、产后一周的保健工作:该阶段通过配伍使用“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利高霉素、泰妙菌素+金霉素”等各种广谱抗生素,不但有效防治了母猪产后“三联症”的发生,而且阻断了病原菌通过乳汁传染给仔猪的途径,进而保证了奶水的高品质,减少了黄白痢的发生,促进了仔猪健康成长。

2.3.2彻底冲洗产床,及时清除产床上的粪便:因为大肠杆菌通过粪便向外散播,仔猪在抵抗力较差时接触粪便就可能感染病原菌,所以如下几方面要下足功夫:上批猪只转走后,对产房彻底清洁、冲洗、消毒、空舍(5~7天);怀孕母猪在产前两周进行一次彻底驱虫(或按4+1模式进行);上产床前用清水冲洗干净母猪体表(注意保温)并喷洒消毒药;临产时用消毒药水擦洗母猪乳房、外阴以及床位,挤出每个奶头的头几把奶;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的好坏,对这三种病的发生、流行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搞好卫生,及时清除产床上的粪便。

2.3.3坚持带猪消毒:每周坚持用广谱的消毒药消毒两次,减少猪舍中随尘埃漂浮在空中的病原菌的数量。消毒药选取以气味小或没有刺激性气味的能广泛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为宜,这一点对防治呼吸道疾病尤为重要。

2.3.4及时隔离、淘汰发病猪只,特别是确诊为副伤寒的猪只。

2.4仔猪保健

利用长效土霉素或头孢类等广谱长效抗生素,在仔猪的3、7、21、28、42天分别进行保健,在哺乳仔猪阶段建议能口服用药的不选择肌肉注射。

针对于转群等应激较大的生长阶段,有目的的选取药物进行预防,并注意脉冲式给药,以提高疗效。

2.5 产房、保育舍严格做到全进全出

2.6补充微生态制剂

仔猪阶段的菌种主要以乳酸菌、酵母菌为主,乳菌宝(大北农集团研发、生产)用在仔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防治细菌性腹泻有确切疗效,可饮水、可拌料使用方便,并且不存在耐药性的说法。

2.7治疗

大肠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治疗时最好做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这一点对于经营多年环境较差的猪场更显重要。

2.7.1腹泻的过程是猪只借肠道蠕动加快,排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过程,是猪只防卫功能的体现。因此不主张看见猪只腹泻便立即使用有立竿见影疗效的但副作用大的针剂,要查明腹泻的原因,因症施治。

2.7.2治疗时要始终坚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观念,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护理的举措。

2.7.3多项并举:依据猪只腹泻的程度和药物的吸收途径,采取肌肉注射、后海穴注射、灌服、补液等措施。蒽诺沙星、诺氟沙星、粘杆菌素等药物对仔猪腹泻效果确切。

3病毒性腹泻

虽然部分细菌性腹泻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但是与病毒性腹泻病比较而言其传播速度慢、多散发、对管理的依赖性大,即使发病用药及时、准确的话也能有效治疗,病毒性腹泻病与之相反、必须更加重视。

3.1 做好基础免疫是降低危害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对于疫情稳定的场,建议在每年的10月份前后用腹泻二联苗的灭活苗对猪群实行一刀切制的免疫;对于受疫情威胁的场和受危害严重的场建议使用弱毒苗进行全群免疫。猪轮状病毒也可依据实际选取疫苗。

除此之外,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相关疾病免疫。

3.2慎重引种,严格隔离检疫

3.3认真落实生物安全与消毒制度

3.4采用SEW

SEW(早期隔离断奶技术),通俗的讲就是在仔猪的母源抗体没有消失前将母子分离,并将仔猪移入较远的无病原菌的环境中,进而减少疾病水平传播的生产方式。一般是在14~18日龄隔离开,该技术能有效控制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但是该技术对管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本病一旦发生最好的办法是让整个猪群尽快感染病毒,缩短病毒在猪群间持续的时间,方法可以采用紧急免疫接种腹泻二联弱毒苗或给猪群饲喂患病仔猪的粪便及小肠,一般7天左右猪群就平稳下来,母猪也产生了坚强的免疫力。

如果腹泻首先出现在育肥猪只,要隔离发病舍,产房派专人管理,避免其内的母猪、仔猪发生感染,并尽早使其他母猪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以保护仔猪。

注:在给怀孕母猪紧急接种时,离分娩还有两周的母猪不要接种。受威胁时的办法是隔离这类猪群。

此外对症采取补液和投服抗生素的办法,以减少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