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稻田养鱼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1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65

一般情况下,每亩稻田养鱼能生产鱼种或成鱼15-30公斤,还可以促进水稻增产。这是因为鱼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杂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部分害虫,直接或间接起到增施肥料的作用。

一、养鱼稻田的选择。

养鱼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灌排水方便、无污染、大旱不干、大涝不淹的稻田。

二、养鱼稻田应做的准备工作。

⑴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度要达到50厘米左右,保证坚固牢实。

⑵开挖鱼沟鱼溜:鱼沟的宽和深分别以30厘米左右为宜,鱼沟开成“田”形或“井”形。鱼沟也可在插秧后开挖,将开沟处的稻株移植在田埂的内壁。鱼溜可开在鱼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和稻田进水口附进,与鱼沟相通,鱼溜一般5尺见方,深70-80厘米。

⑶开好注、排水口及安装拦鱼设施:注、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在注、排水口安装拦鱼设施。

三、养鱼稻田的鱼种放养。

⑴放养品种:鲤鱼、鲫鱼、罗非鱼、鲶鱼等吃食性鱼类。

⑵放养密度:采取单养,养成鱼每亩稻田放养个体规格4-6厘米鲤鱼(或鲶鱼)种50-100尾或罗非鱼(或鲫鱼)种150-300尾;培育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养个体规格3-5厘米鲤鱼400-800尾。

四、日常管理。

⑴防逃除害,坚持巡田,发现影响鱼类生长的敌害生物,如水鼠、黄鳝等,及时消灭。严防堤埂破损和漏洞,注排水口拦鱼设施要严密坚固,确保鱼不外逃。

⑵经常保持鱼沟畅通。

⑶有条件可适当投喂糠麸、酒糟及饼类的农副产物,以促进生长,提高鱼的产量。

五、捕捞。

在水稻收割前进行捕捞。为了便于把鱼捕捞干净,又不影响水稻,在排水前先要疏通鱼沟,然后慢慢放水,让鱼自动进入鱼沟,随着水流排出而捕获。如1次捕不干净,可重新灌水,再重复捕捞1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