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4  来源:农村大众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12

本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家兔常见、多发、广泛传播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症状与病变。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鼻炎型和支气管肺炎型。

①鼻炎型:在家兔中常见,表现鼻腔流少量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通常不变为脓性,当诱因消除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但常出现鼻中隔萎缩。

②支气管肺炎型:其特征是鼻炎长期不愈,流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打喷嚏,呼吸加快,食欲不振,逐渐消瘦,一般经7-60天死亡,有的病兔可数月不死。

病变在鼻炎型主要表现鼻粘膜充血,并有多量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支气管肺炎型主要病变为肺脏有局灶性暗红色炎性区,肺脏有芝麻粒大至鸽蛋大的脓疱,数量不等,多者可占肺体积的90%以上。少数病例在肝脏及肾脏表面有黄豆至蚕豆大的脓疱。脓疱内积满粘稠、乳油样乳白色或灰白色脓液。

二、诊断与防治。根据症状、特征性病变和流行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细菌的分离鉴定。

预防应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兔应隔离观察1月以上,并进行细菌学与血清学检查,阴性者方可混群饲养。并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对有本病的兔场,应采取检疫净化措施,建立无本病兔群。

对发病兔下列药物均有一定疗效:卡那霉素,按0.2-0.4克/只肌注,日2次;庆大霉素按1-2万单位/只,日2次;四环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日2次;酞酰磺胺噻唑按0.2-0.3克/千克体重内服,日2次等。但需注意停药后可能复发,对治疗无效和反复复发的病兔及时淘汰。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