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结构性调整的进行,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经历了高热病的洗礼之后,大家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希望能找到治疗高热病的灵丹妙药,以能够一劳永逸。其实,高热病对我们最大的意义也许就是引起大家对现在养猪业存在问题的反思,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以后的生产模式。
高热病的暴发充分说明了目前的饲养技术和理念还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这不仅涉及到宏观的行业政策,还涉及到微观的猪场管理,包括环境、营养、管理、预防等。然而在众多需要关注和改进的方面中,大家往往把药物作为猪场唯一的“救命稻草”,仿佛有了药物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殊不知,药物永远是被动的预防,唯有政策体制理顺和猪场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
比如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腹泻是一种多因子疾病。现在已证明,断奶后的管理和营养对于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不从管理和营养上着手而单纯依靠免疫接种和药物治疗,是难以控制此病的。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存在的一些矛盾、弊病、陋习得到解决将有力促进行业发展;对于猪场来讲,全面的营养、舒适的环境和精细的管理等方面的实现更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果抛开这些而去空谈药物必将会越来越被动,所以要对药物的使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过于夸大其作用而被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