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鸪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雨历程,目前在我国养殖业中已成为发展稳定、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鹧鸪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成功,主要是其具有经营风险低,粮食转化率高,基础投入相对低,消费市场稳定而广阔,产业延伸长,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WTO”,中国鸪业与全国各行各业一起经历了两个调整期,即准备(接轨)调整期和适应调整期,促进了中国鸪业的结构调整,从而进入了“从高价供种高价回收品种,转向平价供种依据市场导向调控商品价格”的过渡,及“从单一生产转向为养殖加工利用实施产业一体化”的过渡,在调整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势态自然显露,鸪业企业经调整而得到的发展,促使中国鸪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使其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
在调整的过程中,大量的鸪场出现倒闭,但这并不是鸪业在滑坡,而恰恰证明了中国鸪业正在走向规范。目前我国的养鸪企业,已不只是农户一家一户的养殖,而是有社会众多的各界投入,促使鸪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鸪业的企业,在资金实力、人员素质、思想意识、企业定位方面都较初期阶段要强,并已开始全面实施规模化、规范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
鹧鸪养殖业的发展在不断壮大,商品化的道路越来越宽,产业化生产经营开始实施。目前广阔的乳鸪消费市场,众多的鹧鸪食品加工厂的建立,鹧鸪产品的增多,地方鸪业的龙头企业的组建,农民养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无疑给中国鸪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鹧鸪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鹧鸪货源开始紧缺,鹧鸪价格已经上升,从最低价的5~6元上升到了15~18元,广州曾创下历史最高价30元/只。从鹧鸪消费市场来看,仅上海市场已从以往300万只年消费量上升到2000万只,各大城市消费量也正在不断增长,广大农村已开始消费鹧鸪,鹧鸪消费市场越来越大。鹧鸪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需消耗大量的鹧鸪原料,初、深、精加工的形成为鹧鸪消费开辟了又一个广阔的渠道。
中国鸪业迅速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鹧鸪养殖的前景,但我们与世界鸪业“以鸪代鸡”的发展趋势相比,差距甚大。尤其中国鸪业仍无法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大了鸪业生产中的:“品种、技术、市场”三大风险,使养鸪企业与农户在经济利益上受到不同损害。
所以,鹧鸪养殖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基础,确保种鸪、商品鸪的质量,搞好市场开拓工作,进行深层加工,在高起点、高标准水平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加快鸪业产业化进程,让鹧鸪产品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