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定严密的生物安全措施
科学严谨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减少甚至避免疫病的发生,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把疾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 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规模化养鸡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良种繁育体系,使得各级鸡场(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商品场)的种群供应较为固定,以减少疫病在繁育体系间的纵向传播和在繁育体系间的横向传播。“全进全出”是规模化养鸡场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不但能保证生产的计划性,而且有利于鸡群的保健和对疫病的控制、扑灭和净化。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为了保证鸡群的正常生产,必须有效控制鸡舍内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浓度和病原微生物数量等。规模化养鸡场为了追求高效益,往往采用生长速度快和产蛋率高的标准化高效种鸡。为此,必须供应充足的优质饲料和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按照营养标准,实行标准化饲养。
3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有计划、有意识地科学免疫接种,增强鸡只抵抗力。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疫苗的质量和正确的免疫途径。疫苗质量应关注合格的疫苗、正确的运输及储存、正确的使用。疾病的药物防治要在正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药敏试验选用高敏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采取正确的投药方式进行治疗。
4 加强疾病的监测与检疫
在孵化中对受精蛋、死胚蛋以及出壳时弱雏和死雏进行抽样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垂直性传染病;商品场按比例抽样检测,了解鸡群抗体水平以及疾病情况;定期对舍内空气含菌量和霉菌毒素进行监测;免疫接种后,应按计划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建立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5 病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在日常检查或检疫时,一旦出现可疑病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组织人员及时诊断和制定相关治疗与紧急接种方案。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封锁现场,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发病鸡舍、设施、工具等必须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并空置一定时间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