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指明我旗流行的黄病是由银盾革蜱、亚东璃眼蜱和短小扇头蜱的成虫间歇性吸血传播而引起的山羊边虫病,在防治方面用盐酸土霉素和贝尼尔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关键词:山羊;边虫;防治;研究边虫(Anaplasma)又称边缘无浆体,当地牧民称山羊“黄病”。边虫病(Anaplasmosis)是指由边虫引起、媒介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在国外主要在除非洲和欧洲外,在亚洲的伊朗、叙利亚、伊拉克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以及印度和美国均有分布。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等省巿自治区,在我旗主要分布于吉日格朗图、苏泊淖尔、巴彦宝格德苏木和巴彦桃来农场等苏木镇的沿河草场上。我旗自1972年以来,在山羊群流行一种季节性发生贫血、黄染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给我旗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调查山羊边虫病在自然条件下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山羊,羔羊和绵羊一般不发病。通过多年的调查证明,山羊边虫病主要流行于额济纳旗的吉日格朗图、苏泊淖尔、巴彦宝格德苏木和巴彦桃来农场的沿河草场上。流行区域为额济纳旗绿洲腹地,是全旗最好的草场。草场上生长的有胡杨、怪柳和骆驼刺、芨芨草、碱草、红沙、齿叶、白刺、苦豆子、芦苇以及其它杂草,植被覆盖率达60%左右。在流行区,羊体上的寄生蜱主要有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和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这三种蜱作为山羊边虫病的媒介都以间歇性吸血方式传播边虫。山羊边虫病每年9月份开始发病12月份形成高峰,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3~4月份。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山羊,根据1993~2006年发病情况统计,有的羊群发病率可达40~50%,在发病严重的羊群中死亡率可达到17~25%,用长效盐酸土霉素治疗山羊边虫病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97%以上。2临床症状体温为39~41℃,呈不规则热型,被毛粗乱,严重消瘦,呈贫血状态。精神不振、喜卧、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发黄、粪球小而细,眼结膜和瞬膜苍白黄染,流泪和流鼻液。病情严重者两颊水肿,下颌淋巴结肿大,呼吸稍快,心跳加快,可达160次/分。发病一个月以上,羊体高度消瘦,乏弱无力,部分羊呆立不动。3病理解剖变化主要病理变化:被毛粗乱无光,尸体消瘦,尸僵不全,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脂肪少或无,黄染,肘后皮下脂肪黄色胶样浸润,大网膜脂肪少、黄染,第四胃粘膜充血,十二指肠有少量出血点。胆囊小、胆汁黄绿色,量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轻度肿大,质脆,被膜易剥离,肾脏肿大,土黄色,肾盂水肿,黄染。脾脏无明显变化。心包积液、色黄。心冠脂肪黄染,心肌软,略带黄色,心外膜有少量出血点,咽喉轻度水肿。4化验室诊断取病羊耳尖雪涂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用常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山羊边虫病为紫红色质团,呈圆球形、椭圆形、斑点状和三角形形态。大部分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少数虫体寄生于红细胞的偏中央位置,偶尔还可见到虫体从红细胞内移出,贴于红细胞外缘。虫体大小差异悬殊,圆球形虫体的直径为0.2~1.0微米,多数在0.4~0.6微米之间。5临床诊断山羊边虫病的临床诊断比较容易,前期病羊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流泪、消瘦。中后期病羊高度消瘦,肩前淋巴结肿大,眼结膜苍白黄染,呆立不动,食欲减退或废决。结合静脉放血见到血液稀薄者既可确诊为边虫病,无需做实验室诊断。6防治措施预防本病首先应该从每年的3~4月份定期进行3~4次体外寄生虫的彻底杀灭,以切断成蜱叮咬羊体传播疾病。在平时饲养过程中注意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增加营养成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不良应激。6.1长效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山东鲁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2克/支,油剂,肌肉深部注射,每千克体重0.1毫升,一般一次即可,严重者2~3天再注射一次,疗效100%。6.2贝尼尔(农业部兰州生物制药厂)0.5克/支,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5%~7%的溶液,一次量每千克体重3~5毫克,肌肉注射,隔日注射一次,连用2~3次。7讨论与小结边虫病是由立克氏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无浆体属(Anaplasma)的山羊无浆体寄生于山羊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疾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黄疸、胆囊肿大。我旗山羊边虫病自1992年开始发生,当时受条件的限制没有搞清病原,到1985年送病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进行分析、测定,鉴定为山羊的边虫病,并对病原形态、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进行了研究,经过人工感染获得了成功。在搞清我旗山羊黄病是由边虫引起后我们进行了治疗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从1989年进行了山羊边虫病治疗扩大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测定工作,结果表明,发病治疗组的死亡率仅为1.25%,发病末治疗组死亡率高达12.5%,健康对照羊为1.25%。从羔羊的成活率来分析,发病治疗组成活率为97.0%,发病不治疗组75.65%,健康对照组为97.1%。从经济效益来分析,应用土霉素对发病羊治疗后,每只羊可获得58.85元的纯收入,收入中以成羊保活率增加的收益最高(55.91%),体重增加的效益次之(31.34%)。共治疗发病羊4.4万只,获得总经济效益258.94%,投资与效益比为1:196。额旗山羊边虫病传播蔓延治疗情况统计表
年份 | 发病嘎查数 | 发病群数 | 羊总数 | 发病数 | 发病率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治疗数 | 治愈数 | 治愈率 |
1993 | 10 | 27 | 7210 | 2663 | 36.93 | 217 | 8.14 | 2366 | 2299 | 97.16 |
1994 | 11 | 23 | 6980 | 2920 | 41.83 | 296 | 10.13 | 2502 | 2476 | 98.96 |
1995 | 7 | 17 | 5290 | 2161 | 40.85 | 216 | 9.99 | 1789 | 1762 | 98.49 |
1996 | 7 | 20 | 6090 | 2793 | 45.86 | 363 | 13 | 2200 | 2171 | 98.61 |
1997 | 5 | 13 | 5446 | 1880 | 34.52 | 285 | 15 | 1271 | 1238 | 97.40 |
1998 | 8 | 14 | 4906 | 1633 | 33.28 | 209 | 12.79 | 1592 | 1586 | 99.62 |
1999 | 6 | 13 | 3100 | 927 | 29.90 | 144 | 15.53 | 729 | 702 | 96.29 |
2000 | 6 | 13 | 3944 | 1102 | 27.94 | 102 | 9.25 | 883 | 848 | 96.03 |
2001 | 9 | 16 | 5229 | 1969 | 37.65 | 190 | 9.64 | 1230 | 1199 | 97.47 |
2002 | 7 | 15 | 6020 | 1392 | 23.12 | 208 | 14.94 | 1021 | 1008 | 98.72 |
2003 | 4 | 8 | 2306 | 605 | 26.23 | 86 | 14.21 | 489 | 478 | 97.75 |
2004 | 4 | 9 | 1900 | 433 | 22.78 | 49 | 11.31 | 329 | 324 | 98.48 |
2005 | 3 | 7 | 1692 | 229 | 13.53 | 30 | 13.10 | 180 | 174 | 96.66 |
2006 | 3 | 6 | 1016 | 117 | 11.51 | 12 | 10.25 | 93 | 92 | 98.92 |
合计 | 87 | 195 | 60113 | 20707 | 34.44 | 2395 | 11.56 | 16674 | 16267 | 97.55 |
搞清了我旗山羊边虫的传播媒介是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亚东璃眼(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和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引起,试验证明,上述3种蜱都不能经卵传递,也不产生发育阶段性传播,惟一的传播方式为蜱成虫间歇性吸血传播。从防治药物的选择来,盐酸土霉素和贝尼尔都对山羊边虫病的效果显著,需要指出的是盐酸土霉素用药次数少,价格低廉,安全范围广,毒性较小,无不良反应,而贝尼尔价格比较贵,安全范围小,毒性较大,有不良反应,所以这里提醒广大牧民朋友们请选择盐酸土霉素。对山羊边虫病的预防主要是每年从3~10月份气温转热时杀灭羊体的外寄生虫,以切断成蜱叮咬羊体传播边虫病。灭蜱用药以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口服或是皮下注射效果都比较理想。有关资料报导,边虫病主要发生于牛和绵羊,但是根据我旗的调查和发病情况来看,边虫病主要发生于山羊,而绵羊、牛等家畜没有发病的病例,据2006年12月份的统计上述四个苏木镇共饲养家畜101863头只,其中骆骆驼5363峰,牛310头,马属动物596匹,山羊84037只,绵羊11584只,这些家畜同在一个草场上放牧,同在一个水井上饮水,但是没有发病,是牛和绵羊能够抵抗边虫还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