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绵羊痘的治疗验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0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39

畜牧业是玛沁县拉加镇的主体产业,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每年的12~5月份,此时天气寒冷,羊体瘦弱,玛沁拉加地区牧户饲养的绵羊在皮肤和粘膜上发生丘疹——脓泡性痘疹为特征的传染病。藏语称“梅多乎”。它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转染快,瘦弱羊和羔羊死亡率较高,在羊群中连续危害多年。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羊开始时食欲减退,高烧,呼吸和脉搏加快,结膜潮红,流粘液性鼻液,持续1~4天后,在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痘疹,多发于无毛或毛少部位(眼脸、唇、鼻、乳房、腹部、咽部等)。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逐渐变为水泡和脓泡,最后形成棕色痂皮。这时对病羊不及时治疗,易引起继发感染如出血痘、坏疽痘等,常因继发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2 及早预防

常发地区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青海生物药品厂制造的山羊痘活疫苗,用于预防绵羊痘、山羊痘。方法是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为每头份0.5ml。不论羊只大小,每只0.5ml即可。

3 治疗验方

取少量麝香研细,按0.1%比例入酒精中,密封后加以摇震,使有效成分溶于酒精中,既成0.1%麝香酒精溶液。每只病羊皮下注射1ml,一般用药1~2次,或给病羊灌服白酒50ml,或涂于痘上。对出现全身症状的病羊,可肌注或静注除痘王注射液,一次量为每1kg体重0.1ml,每日一次,连用2~3天即可治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