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脱肛在养鸡生产上比较普遍。就其原因来讲,脱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鸡场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有效的防治蛋鸡脱肛,确保鸡只的健康,才能提高鸡场的经济效益。
1 脱肛的原因
1.1 饲料方面
日粮中维生素A,E含量不足,则使鸡的泄殖腔黏膜上绒毛角质化,使产蛋不通畅,母鸡产蛋用力过猛引起发病。日粮中钙,磷,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的缺乏也可以引起此病。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母鸡开产后产蛋率呈上升趋势,如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使产蛋量剧增,蛋重加大或出现较多的双黄蛋,因难产而引起脱肛。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低,使胃肠道蠕动减弱,产生便秘,产蛋时泄殖腔的润滑度较低,使泄殖腔随着蛋一同脱出,造成脱肛。
1.2 管理方面
产蛋母鸡的运动量不足,鸡体过肥。同时密度过大,都可引起脱肛。
光照时间不当,光照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造成母鸡性腺激素分泌亢进,致使母鸡早产或产蛋过多,造成输卵管油脂分泌不足,而失去润滑性,引起脱肛。
1.3 环境方面
鸡舍卫生条件差,氨气浓度过高,通风不良,可使鸡群发生脱肛。
鸡舍的各种应激因素如噪音或惊吓等都可发生脱肛。
1.4 疾病方面
如鸡的输卵管与泄殖腔患有炎症,白痢,球虫病等都容易引起母鸡的脱肛。
2 预防措施
2.1 鸡舍的温度和湿度要适中,舍内的地面要干燥。同时做好断喙。
2.2 控制饲养密度,开产后每笼养鸡3---7只,防止互相挤压。
2.3 严格控制光照时间,采用合理的光照制度。20周前每天的光照时间不超过12—13小时。20周后每天光照的时间逐渐的增加,直至增加到每天光照时间在15—16小时以后,要保持稳定。
2.4 严格执行饲养标准,满足蛋鸡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控制鸡的体重,防止母鸡过肥。
3 治疗方法
发现病鸡,先隔离加强护理。症状较轻的用温开水将脱出的泄殖腔洗净,在用0。1%的高锰酸钾水进行消毒。然后,将泄殖腔的脱出部分复原。较重的除上述方法外,可用袋状缝合法。同时饲喂或对患部擦试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