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病是目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是10日龄内雏鸡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本地区鸡白痢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发病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鸡群在育雏阶段感染后,终身带菌,呈慢性发病症状,生产性能大幅下降,所以重视鸡白痢病的净化和防治工作,是保证的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笔者对东海县一鸡场发生的鸡白痢病进行了系统诊治,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养鸡场(户)参考。1发病情况2008年1月,该养鸡场饲养的50000只白羽肉鸡于5日龄开始发病,且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发病率达80%。病雏表现精神萎顿、垂头缩颈,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食欲下降,排便次数多,出现腹泻症状,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而影响排便,病雏排粪时因疼痛而发生尖叫声;有的病雏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有的可见关节肿大,行走不便,跛行;有的出现眼盲。2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的表现是突然死亡而没有病变。急性病例可见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的内容物变成淡黄色并呈奶油样或干酪样粘稠物;心包增厚,心脏上常可见灰白色坏死小点或小结节;肝脏肿大,并可见点状出血或灰白色针尖状的灶性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质地脆弱;肺可见坏死或灰白色结节;肾充血或贫血,输尿管显著膨大,有时在肾小管中有尿酸盐沉积。3诊断3.1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操作采集病鸡肝脏、心脏等内脏器官,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分离到3株疑似沙门氏菌,均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直径约2~3mm。3.2染色与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视野中可见有大量散在排列,形态均一,单个存在、两端稍圆的细长,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3.3生化特性试验发现所分离3株疑似沙门氏菌对葡、乳、麦、甘、蔗的利用模式符合沙门氏菌的一般模式(⊕、-、⊕、⊕、-);所有的菌株均发酵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不发酵肌醇,不产生硫化氢、吲哚,均符合沙门氏菌菌的特性(表1)。表1 生化试验结果
项目 | 葡萄糖 | 乳糖 | 麦芽糖 | 甘露醇 | 蔗糖 | 肌醇 | 木糖 | 阿拉伯糖 | 鼠李糖 | H2S | 吲哚 |
菌株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菌株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菌株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示产酸产气,+表示产酸或阳性,-表示阴性。3.4药敏试验3株沙门氏菌分离菌在TSB肉汤中培养后均为均匀浑浊。3株细菌对
头孢噻呋、壮观霉素、甲砜霉素、阿米卡星高敏;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中敏;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链霉素低敏或不敏(表2)。表
2药敏中各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单位:mm项目 | 头孢噻呋 | 壮观霉素 | 甲砜霉素 | 阿米卡星 | 卡那霉素 | 庆大霉素 | 新霉 素 | 恩诺沙星 | 环丙沙星 | 氟哌 酸 | 链霉 素 |
菌株1 | 26.2 | 24.5 | 24.5 | 22.5 | 17.1 | 16.4 | 17.2 | 7.3 | 6.7 | 8.1 | 6.2 |
菌株2 | 27.3 | 23.1 | 23.8 | 21.6 | 16.5 | 17.2 | 19.3 | 8.1 | 7.9 | 6.5 | 7.3 |
菌株3 | 26.7 | 24.2 | 25.1 | 24.7 | 15.6 | 15.8 | 16.7 | 9.2 | 8.5 | 7.3 | 6.9 |
注:抑菌圈
20mm以上为高敏,10~20mm为中敏,10mm以下为低敏。3.5动物回归试验3株沙门氏菌培养物分离株滴服
3只健康易感鸡后,均第2d出现精神萎糜、采食下降,拉稀症状,第3d出现死亡,将病死鸡剖检均见肝、脾肿大,肝脏有灰白色针尖状的灶性坏死点。根据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鸡沙门氏菌病,即鸡白痢。
4治疗重病鸡及时淘汰处理,隔离轻病鸡;鸡群用
10%水溶性氟苯尼考饮水,中药白头翁散拌料,连用3天;并加强饮水用具及场地的清洗消毒。经上述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5体会对鸡白痢的防治,抗生素的应用仍然是重要手段,但随着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的广泛应用,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在逐年增加,抗生素在控制病原菌的同时,也减少有益菌,如果沙门氏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那么使用抗生素将会使沙门氏菌感染更严重。所以对鸡白痢等沙门氏菌病的控制不宜采取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的方法,而应该采取严格的种鸡净化措施,建立和培育无白痢种鸡场,同时要加强孵化过程控制、饲养管理、防疫、卫生、中草药预防等措施。对发病鸡群尽早诊断,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缩短发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