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其他 » 正文

家畜胎动不安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1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95

胎动不安又名先兆流产。是母畜在妊娠期间,因各种原因使正常的妊娠活动受到影响,导致母体不能固胎,而使胎儿躁动不安,提前欲坠的病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结合疗法,收治病畜9例,治愈8例,治愈率89%,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多因饲喂失调,营养不足,畜体瘦弱,致使气血亏虚,胎失所养,冲任不固;或空腹急食霜草霉料,过饮冷水;或超量灌服大热、峻泻、破血类药物,以及过量使用地寒米松磷酸钠,误用了前列腺素等雌激素类药物;或因滑跌闪挫,猛力击打,惊跳奔跑,抵踢挤压等,均可导致孕畜气血失调,冲任受损,胎元不固而发病。

2 临床症状

初期,患畜站立不安,回头顾腹腹痛起卧,频顾排尿,胎儿较大者,在右侧下腹部可见胎儿不时冲击腹壁,手按可感胎儿动荡不安;继则,弓腰努责,从阴道流出少量带血水的浊液;到后期,腹痛加剧,阴门频频外翻,阴道流出的血水浊液增多,最后胎膜破裂,胎水流出,产下未足月的胎儿。

3 治疗措施

西药以抑制子宫收缩,镇静止痛,维持子宫正常妊娠功能为主。药用:①30%安乃近注射液20—40mL/次,肌肉注射,2次/d;②黄体酮注射液50—100mg/次,肌肉注射,1次/d,连用数次i③1%硫酸阿托品l~3mL/次,皮下注射,2次/d;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00—300mg/次,肌肉注射,2次/d。

中药以养血益气,安胎止痛为治则。方用白术散加减:白术30g、当归30g、熟地30g、党参30g、黄芩20g、砂仁_20g、阿胶30g、陈皮30g、苏叶20g、川芎20g、白芍20g、生姜15g、甘草1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d,治愈为止。体虚者,加黄芪、何首乌各30g;血分热盛者,加旱莲草、丹皮、玉竹各20g,改熟地为生地.夕伤引起者,加续断、杜仲、红花、桑寄生各25g。此为中等家畜用量,用时剂量可视病畜体格大小适当增减。

4 典型病例

2004年11月26日,庄浪县城区1头奶牛身孕7月有余,早上8点左右吃过冰冻成块的青贮玉米秸之后,随即便摇尾起卧。畜主先用炒麦麸简单治疗,意在温肠止痛,但疗效甚微,且随着时间延长,腹痛不断加剧。后邀笔者前去就诊时间已是中午12点40分,见病畜频频起卧,站立时不停地摇尾,且弓腰努责;仔细观察,还见右下腹壁不停被胎儿挤压突起:呼吸急促,鼻镜干燥,体温39.9℃。结合对畜主的问诊马上被确诊为因肠痉挛性冷痛继发引起的典型的胎动不安。遂按以上中西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用药一次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给药1h过后,腹痛症状逐渐减弱,起卧次数减少;5h左右,病畜出现反刍现象,有了食欲,开始慢慢采食,鼻镜也逐渐变得湿润起来;到晚上10点钟,精神、食欲及体温都变得正常,基本康复。第2d早上,为加强和巩固疗效,再次肌肉注射黄体酮100mg,痊愈。

5 诊疗体会

家畜怀孕之后,只要精心饲养,加强护理,胎动一般不常发生。但是,当遇到病因中所提到的任何一种情况之后,都要密切注意,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孕畜有腹痛症状出现时,为防止流产,都可以用以上中西结合疗法进行预防性治疗。当确诊为胎动不安时,只要早发现,在病发初期进行及时治疗,一般都能治愈。但当阴道出现血水浊液之后,虽有必要治疗,但治愈率较低,只有30%左右。一旦胎膜破裂,胎水流出,就不能再按保胎治疗,相反则要帮其尽快娩出胎儿及相关组织,并做好产后护理,防止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此外,孕畜在重病期间,除治疗原发病之外,同时还要肌肉注射黄体酮,并灌服中药白术散等保胎药,防止流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