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如何在最佳时机预防家禽传染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43
家禽的健康体况是有效的发挥其生产性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基础,而健康体况则是来自于优良的种雏、先进的管理、优质的饲料、合理的免疫及合理用药程序。在当前我国家禽养殖集约化差、养殖水平落后的条件下家禽的各种传染病单纯依靠免疫很难控制,必须要有及时合理的用药程序,要在防治家禽传染病的最佳时机使用这一合理的用药程序,以最小的药费投入来有效的控制家禽的各种传染病。
在我们国家,家禽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死亡率可达到25%~30%。以养2000只蛋鸡为例,平均死亡率20%,平均饲养成本10.00元,那么高死亡率带来的损失为2000×20%×10.00=4000.00元。而在当前市场行情下,2000只蛋鸡的最高收入只可达到2000×12=24000元,可见在高死亡率的情况下,不能及时防治传染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在宿主体内增殖,产生有毒物质破坏机体的生理平衡,另一方面是动物机体为了保护自身的正常生理机能而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采取一系列防御、排除等反应,所以说传染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取决于病原微生物宿主双方力量的动态平衡状态。
病原微生物经适当的门户侵入机体后,先在一定的部位增殖,或在原处定着,或散播一定的组织器官内定着,然后可突破动物体的防御屏障,散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引起全身感染,可出现多种病理状态,如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等。这些病原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排出体外,再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侵入其它动物的机体。病原微生物必须有宿主和环境这两个条件才可以长期生存下来。
当机体被感染后,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致病作用,使正常生理机能失调,与此同时,机体以在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动员一切防御力量来抑制、杀灭和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因此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病原体才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对于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生长时期的家禽来说,由于环境条件、家禽的抵抗力和病原体的致病力,毒力是一定的,因此传染病发生的根本条件就是有一定数量的病原体。
由于集约化养鸡的发展,大量的家禽高度集中饲养在一起,家禽通过皮肤粪便等排泄物的密度升高,因此在家禽的生长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据报道,在家禽舍内的灰尘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可达10万/g,其中15%为致病大肠杆菌。免疫接种是重要手段,但已经接种过疫苗的家禽仍然向外排泄该疫苗所抵抗的病原体。家禽的传染病存在着健康带菌或带毒的现象,研究证明,许多明显健康的鸡是MDV的携带者,并且可以传播感染。由于家禽的自身污染和外源病体的侵入,家禽的生长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虽然大部分病原体在环境中并不能繁殖,但这些病原体都具有一定的存活期,大肠杆菌在干燥的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皮屑中的MDV在室温中可存活4~8个月,鸡IBDV在鸡舍中可存活122天以上。因此病原体有充分的时间在鸡舍内积累,并能达到致病的数量。
对于包括免疫鸡群在内的所有鸡群来说,都存在病原体的积累过程,造成鸡群生长环境的重度污染,这也是免疫鸡群发生传染病的重要原因。
在病原体的积累期,由于病原体直接暴露于环境中而不是在鸡体内,这时候是容易受到人为攻击,我们完全有能力直接把病原体杀死于环境中,而不是等到病原体侵入鸡体后或是等到鸡群已经发病再去治疗。
在家禽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延长病原体的积累期,使家禽的生长环境中的病原体不能积累到使其感染发病的数量,从而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免疫、隔离、消毒的方法来延长病原体的积累期。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疾病流行特点来制定。
表1            商品代鸡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日龄
疾病名称
疫苗
免疫方法
1
马立克氏病
HVT
皮下注射
4~7
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
滴鼻、饮水
7~10
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
Lasota株
滴鼻、饮水
10~14
传染性法氏囊病
法氏囊四株活疫苗
滴鼻、饮水
14~21
鸡痘
鹌鹑化弱毒疫苗
刺种
21~28
传染性法氏囊病
法氏囊四株活疫苗
滴鼻、饮水
28~35
新城疫
Lasota株
滴鼻、饮水
35~42
传染性喉气管炎
冻干活疫苗
滴鼻
42~49
传染性法氏囊病
法氏囊四株活疫苗
滴鼻
49~56
传染性支气管炎
H52
滴鼻、饮水
70~80
新城疫
新城疫I系
肌注
100
鸡痘
鹌鹑化弱毒疫苗
刺种
130
新城疫
油乳剂
皮下注射
 
传染性支气管炎
油乳剂
皮下注射
 
产蛋下降综和症
油乳剂
皮下注射

在养殖场内,应做到全进全出制度,不同日龄的禽舍应有隔离带。
鸡场应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区,当鸡场内有两栋以上的鸡舍时,鸡舍之间的距离至少间隔3~5米,每栋鸡舍要有固定的饲养员,饲养员之间不要有接触。
鸡群的隔离,鸡群按群(不同批次的鸡不能混养)、日龄(每栋鸡出进养同日龄的鸡)、品种(鸡火鸡或其它禽类不能在同一场内混养)分场饲养,鸡舍内不能养鸟、猫、狗。
坚持生物安全措施:鸡移动时要用消毒过的用具和车辆装载,疫苗接种或其它原因进入鸡舍的人员要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和胶靴,在鸡舍进门处要消毒双手(在消毒水盆内浸泡),病死鸡要烧毁或深埋,运送饲料垫料或其它物品的车辆要消毒,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场区和鸡舍,要控制和消灭鸡舍附近的昆虫,饲养员和其它家庭成员应避免同养禽业有关的行业相接触,如屠宰和加工厂、孵化物等,也不要参观其它样禽场和鸡市。
鸡舍的清洗和消毒:正确的鸡舍消毒应在新鸡到达之前,栋鸡舍在消毒后应空闲二周,再进新鸡,鸡舍的消毒好坏,决定于消毒前的清洗程度,而不是决定于所用的消毒药,彻底清洗是最基本的原则。
1 禽舍准备消毒
1.1 清理禽舍屋顶,四周墙壁以及鸡笼里外的灰尘,清扫地面,清除地沟杂物。
1.2 冲洗:用水枪或喷雾器把屋顶墙壁地面进行灼热。
1.3 火焰消毒:用火焰消毒器将鸡笼墙壁地面进行灼热。
1.4 熏蒸:相对湿度60~80%,室温15~20℃条件下进行,用42ml福尔马林/m3和21g高锰酸钾熏蒸,鸡舍封闭24h。
1.5 密闭24h后,打开门窗,排放有害气体,地面墙壁用100%的石灰水洗刷,调试各种设备、器具,用菌毒杀消毒。
1.6 进雏前24h要铺好垫料,准备好饲料,饮水器中装好温度合适的水(15℃),准备好抗生素、消毒药等药品。进雏前24h将育雏舍温度升高到32~35℃,相对湿度60~70%。
2 怎样选择消毒药
常用消毒药的种类很多,各有其优缺点,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厂区和鸡舍内外道路的消毒应选择广谱高效的消毒药,鸡舍内的消毒根据该药对病原微生物的杀菌效力对鸡和人安全以及价格低使用方便而定。
3 常用消毒方法:清洗擦拭消毒、喷洒消毒、熏蒸消毒、浸泡消毒、物理消毒、生物消毒。另外,免疫前后3日不做喷雾消毒。
养鸡场(户)如果切实做到了科学合理的免疫,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